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6部分

和自己的優渥,唯一的法子,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去把買賣做到任何有可能做成買賣的地方。

因而……在這裡,印刷的書籍之中,關於各地特產以及風土人情的書冊是最火熱的,關於渤海、暹羅、百濟乃至於吐蕃、大食的書冊也賣得火熱。街頭巷尾的人,大多數對於那一畝三分地的事不太熱心,甚至連宮闈中的秘聞也不甚有什麼興趣,這裡的每一個人,彷彿都心懷著天下一樣,便是這個小小巡檢司的副官,先是介紹了一些孟津的事,緊接著便是開始滔滔不絕,如數家珍的說近來有倭人來做買賣,卻拿不出錢的趣聞。

李重福心裡不禁有點兒詫異,似這等心懷天下的事,理應是廟堂諸公們想的事,可是在這裡,彷彿每一個人,都是高居廟堂上的宰相尚書,便是一個船伕,也能瞎掰幾句南詔國、林邑國和天竺國的事。

李重福開始覺得有趣,後來卻不免有點兒後脊發涼。

因為他感覺到了一種很古怪的民心。

譬如有人說起倭國,便不禁會顯得義憤填膺,如有商賈在倭國被人殺了,據說就是他們官兵所為,又有說倭人蠻橫,做買賣不守規矩。

這其實本來就是情理之中,畢竟雙方相隔在千里,又隔著汪洋大海,言語不通不說,各自的風俗又是不同,可是……似乎每一個人,都對此懷有某種怨氣,李重福仔細琢磨,卻大致明白能明白這種心理了,與倭人的交往,說穿了,就是做買賣,可是這買賣想要做起來,何其難也,自然會有諸多的摩擦,而對於這裡的每一個人來說,任何一筆買賣,都和他們息息相關,滯銷的貨物若是不賣一點是一點,可能許多人都會受到影響。

因此這裡的每一個人,似乎都有一種渴望,那便是渴望河南府的商隊,到任何一處地方,都可以暢通無阻,唯有如此,方能使許多人富足,這種渴望,不如說是一種YU望,是一種人性的貪婪所驅動,幾乎所有的巨賈,似乎都有一種願望,那便是使天下各處都成為昭義五鎮一樣,成為他們可以為所欲為的樂園。

這種潛藏在許多人心底深處的心思,使李重福想一想,都覺得有些後怕,要知道,雖然從前自己先祖在的時候,也曾四處大動過干戈,可是無論任何時候,不到迫不得已,朝廷是絕不會下定動兵的決心的,畢竟……隋煬帝的先例就擺在面前,固然天子好大喜功,可是臣民們聽到要動兵,卻往往談虎色變,對於大臣們來說,動兵會消耗掉國力,而且風險也是極大,即便是侵佔了領土,可是得到了領土卻大多得不償失。而對於百姓來說,動兵就意味著加稅,也意味著要徵募他們服徭役,許多家中的壯丁,要踏上那千里之外的戰場,生死不知。

因此君王們往往以好大喜功的隋煬帝為戒,大臣們盡力的去談仁義道德,臣民們對於任何事都漠不關心,開疆擴土,除了讓王朝得到一點好名聲之外,沒有任何作用,征伐大漠,難道讓人去放牛羊馬?征服南詔,那連綿的大山,能開墾出幾塊有價值的土地?(未完待續。)

第六百零二章:落地鳳凰不如雞

在這裡的人……李重福的感覺就是好鬥。

似乎在他們的骨血裡,都有一種競爭上游的東西,甚至從那巡檢司的一個小小官吏口裡,都能感受到他那種對於新事物的渴望,以及那種滿滿的爭強好勝之心。

這讓李重福感受到了一絲憂慮。

某種程度,這些人和蠻人沒什麼分別啊,他當然記得,這一處關東經學深植的土壤裡,許多人都是規規矩矩,安分守己的,可是卻不知是什麼時候起,幾乎所有人都開始變得不安分起來。

小小的官吏,渴望去萬里之外的大食,掌舵的舵夫,居然異想天開,想要什麼時候神策軍徵用他的船隻,前去倭國,美其名曰,教訓教訓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倭人。

甚至……雖然他們在表面上,對於李重福恭恭敬敬,可是李重福居然能感受到,他們的骨子裡,並沒有太多的敬意。

這讓李重福感受到一些失落,甚至他懷疑這是秦少游暗中授意的結果,覺得是那位魏王殿下,名為尊皇子,實則卻是想利用自己,所以他的這些‘部眾’,自然而然對自己沒有太多的敬畏之心。

這讓他憂慮了一夜,不過很快他就打消了顧慮,因為他發現,那船伕對於那小武官,似乎也是這樣的情緒,雖然有客氣,卻沒有那種發自內心的誠惶誠恐和敬意。

李重福便不禁開始琢磨起來,這些人……難道就這樣不通禮法嗎?難道就沒有人教化他們嗎?只不過……更讓他大跌眼鏡的是,這些人居然都受過教化,他親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