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1部分

遊的鬧鐘猛地閃現。

不錯,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這裡,因為沒有需求,所以固然有太多的‘奇巧淫技’,有太多的‘創新’,其實都成了無用之物,這個‘強盛’的王朝,對任何新事物都沒有需求。

就如這種支架,它固然在這個時代巧妙無比,節省大量的人力,可是不要忘了,這種東西,它只是在大工程的時候才有需求的,尋常的富戶或者是百姓,他們至多也就是修一修瓦房,建幾個宅院,根本不需要這樣的支架,總不可能,你為了建一棟百來貫的在屋子,卻是花費百貫去弄個支架來用。

唯一對大工程有需求的,就是朝廷和官府,無論是修河還是築城又或者是修建宮牆,花費都是極大,所以某種程度,朝廷和官府確實有這個需求,可是一個可惡的東西又出現了……徭役。

徭役的制度,就意味著朝廷和官府擁有無窮無盡的人力,只要一聲令下,便有無數免費的勞動力來參與許多規模宏大的工程。

就比如搬運大石,若是用新的工具,幾個人,幾天就可以把事情辦妥,可是不用新的工具,在同樣的天數完成,就必須動用數十人,若是秦少游築城,因為他需要招募人工,需要花費大量的工錢,所以對於他來說,用新的工具是他的選擇,否則招募更多的人手,花費實在太大。可是對朝廷和官府來說呢?他們的選擇卻是恰恰相反,新的工具固然是便利,可是麻煩,而人力對於他們來說卻是無窮無盡的,只要一聲令下,便有數萬數十萬的免費勞力來搬運這些磚石,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要花費錢財,弄出這樣的支架出來?

這樣的東西,或許現在比較粗糙,若是假以時日,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完善,只怕用不了多久,就可更加精細,可是從秦漢開始,這樣的滑輪支架的用處卻是少之又少,原因說來有些好笑,只是因為人力低賤而已。

秦少游的心裡不由震撼,兩世為人的經驗,讓他猛地想明白了一件從前他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的事,他不由笑吟吟地看了楊務廉一眼,道:“楊先生,往後這樣的架子,用處可還有嗎?”

楊務廉笑了笑道:“上尉,其實匠作之道,最是不能因循守舊的,架子的用處,暫時只是搬運石頭,可是即便是城池築了起來,其他花費人工的事還多著呢,這兒工價不菲,只要將這種架子修改一下,依舊可以用作其他的途徑,上尉若是需要,下官可以和匠人們琢磨一二。”(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六章:治國安邦

秦少游的眼界居然豁然開朗,他猛地意識到,所謂的西學之中,在後世人們總結後世西方崛起的原因,總是離不開貴族、宗教、創新之類。

這些東西,不厭其煩,可是細細去推敲,又覺得不對。

現在秦少游卻好似發現了新大陸,其實說來說去,無非就是利字罷了。

因為奇淫技巧有利,所以大家自然就鼓勵奇巧淫技,因為人滿為患,所以用價值不菲的工具去代替人工,這簡直就是笑話。

就如後世一樣,人工低廉,工廠自然就沒有使用最新裝置的動力,工廠不大量替換新裝置,即便人人都是發明家,發明創造就意味著虧本,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發明創造這種不實際的東西,還不如搬磚實在,於是自然而然,大家也就去搬磚了。

若是另一個迴圈中,因為人工價格上揚,導致工廠招募人工花費巨大,不得已之下,就只好改善裝置,於是乎,創新工具成為了一本萬利的事,甚至有的人,藉著一個奇思妙想,頓時身價百倍,如此一來,立即無數人效仿,從而導致新工具不斷的推陳出新。

現在這個木架子,也是同樣的道理。

滑輪這東西,其實並不稀罕,可是人在使用的過程之中,就自然而然的會將它進行完善,並且利用它來改造出各種工具出來,如此一來,幾年之後,這東西就不會再如此粗糙了。這就如瓷器一般,瓷器剛出來的時候,固然是一大創舉,隨著大量的人使用,老祖宗們在製造更精美的瓷器方面就有利可圖了,於是在千百年間,不斷的製造。不斷的鼓搗出各種製作的方法,以至於老祖宗製造出來的頂級瓷器,便是後世用先進的工藝也不能與其媲美。

祖宗們弄不出最精美的滑輪結構,進而廣泛利用起來,甚至是最後弄出精巧的齒輪來代替人工,可是卻能製造出最精美的瓷器,在機械方面沒有創新,可是在瓷器方面的創新卻是一日千里,唯一的原因,又回到了原點——需求。

而偏偏。現在的莊子就有這方面的需求,再加上一個天作大匠,秦少游倒是對此很是樂見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