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境,透過不同時期心境的變化,反映出鄧稼先在事業上的成就。因此,我們讚賞胡銀芳,感謝胡銀芳。此外,她弟弟攝影家胡金喜精湛的佳作,也給此書增色不少。

2009年5月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章 1986,鄧稼先隕落北京(1)

相見竟成永別

1986年6月24日(農曆五月十八),星期二,一個本來十分平常的日子。

上午,燦爛的陽光讓剛剛進入初夏的人們感到了一絲難耐的熱度。人們發現,坐落在北京街頭的許多報刊亭,往日被小報佔據的搶眼位置,這一天卻擺上了《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並很快被人們買走了。也就是這一天的《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在頭版頭條刊登了“兩彈元勳……鄧稼先”的長篇報道。報道介紹了兩彈元勳鄧稼先為了研製我國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與愛人許鹿希分別28年,隱姓埋名,艱苦創業,譜寫“精忠報國”新曲的感人事蹟。

這一天的報道,把科學家鄧稼先推到了公眾的面前。

鄧稼先和他夫人許鹿希的許多親友手拿報紙,激動萬分。在北大醫學部,不少年輕人一邊揮舞著報紙一邊跑過來說:“許老師,許教授,您看看鄧稼先上報了。”可是等他們跑到許鹿希面前的時候,卻看見許鹿希在掉眼淚,年輕人奇怪地愣在那裡,被眼前教授傷心落淚的情景弄懵了。年紀比較大一些的親戚朋友,這時也從各個地方打來電話詢問,幾乎都是那句話:“一個人20多年來一點都不知道他幹什麼,現在報紙上突然一下把他造原子彈和氫彈的事情全部宣佈出來,太突然了。”還有人問:“鄧稼先這人還在世不在世?”面對親友的提問,許鹿希的內心充滿了哀傷。她含著眼淚默默地翻看著日曆。明天,6月25日是她的愛人鄧稼先62歲的生日??

而此時,在解放軍301醫院南樓5層的16病床上,虛弱的鄧稼先正躺著接受輸血。他的生命已經進入最後階段。接近中午時分,外出為鄧稼先購買用品的許鹿希,急匆匆地趕回了醫院。由於天氣比較熱,加上她走得又急,額頭上已經沁出了汗水。快到病房時,她放慢了腳步,抬手貼了貼滿是汗水的額頭,輕輕地走進鄧稼先的病房。

鄧稼先還在昏睡中。自從鄧稼先住院,特別是進入病危期以後,許鹿希每天都到醫院照顧丈夫鄧稼先,有時連續幾晝夜不睡覺地陪伴。她要在鄧稼先最後的日子裡,陪他走完生命的旅程。20多年來,聚少離多。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