勳讓進山莊,邊走邊道:“老夫聽說堂翁即將蒞臨,本於中午在城內寒宅做了準備,結果堂翁沒有來,老夫還以為堂翁公務繁忙脫不開身,沒想到卻跑到鄉下小地方來了。”
陶勳解釋道:“遠江兄在江湖上有些朋友,想乘這個機會和舊日朋友們聚一聚,所以想到這邊來給虞老賀壽,學生也想一同來看看。”邊說邊打量著山莊內外的景緻讚不絕口。
雲閒山莊依山面南而建,北靠盤秀山,東邊秀莨河傍莊而過,西南兩面一馬平川有上千頃良田,地理位置極佳。
山莊的建築錯落有致,進大門後是一面麒麟獻瑞浮雕山牆。繞過山牆後看見一塊很大的院子,院內已經擺了三十幾張大酒桌,每桌十人可以坐下三百餘人,此時大部分位置上已經坐了人,他們看見見虞撼川和陶勳走進來紛紛起身見禮。院子的兩邊是迴廊,東西各有小角門和穿廊通住廂房和大院。穿過院坪進二門,又有一座山牆,繞過去面前出現一個更大的空坪,這裡就是正大院。院子裡也是擺滿了酒桌,已經坐了五、六百人,僧、道、儒、商、工、農等各色人都有,有兩桌坐的人穿著破破爛爛,顯是丐幫。
院子裡的江湖客看見虞撼川走進來,同樣紛紛轉身拱手,對陶勳顯然沒看在眼裡,反倒是陶勳身後的王遠江有幾個熟識的人起身同他打起了招呼,這讓陶勳頗覺尷尬,好在在座的當中也有他的幾位熟人,認出他後站起身大聲招呼,其中便有五月份時在景雲府一塊喝過酒的獨行俠楊杞、飛鉤古效之、千手佛皮歷三人。堂堂知縣大人同江湖豪客呼喝見禮,這番情景惹得在場之人紛紛側目。
虞撼川領陶勳一行人進了壽堂,這是一間仿大殿式結構的巨大房間,寬有十丈,正中供奉武聖關公畫像,兩邊對聯寫道“頭洛陽身當陽生河陽騎赤兔追風忠同日月,兄玄德弟翼德縱孟德揮青龍偃月義薄雲天”,字型渾厚遒勁有力,如金戈鐵馬入木三分。
陶勳見之不禁暗暗讚賞不已,虞撼川就算六十大壽的日子也不願意換下關公的畫像,其為人講義氣可見一斑。
畫像前的大香案正中立一塊三兩尺多高的木牌,上面懸紅緞彩繡的“百壽圖”,兩邊配有壽聯,以此作為中堂的替代物。壽堂正中設一張很大的八仙桌供案,正中供一尊壽星;案前擺一副圓形蠟扦,高點壽燭;另有一對梅花鹿形的花筒,用以插花;香爐頂蓋上臥一頭梅花鹿,嘴內叼一靈芝,稱為“萬年草”;供案的桌圍子為鶴、鹿、青松等彩色圖案。
桌上的供品有壽桃、壽麵、壽酒、鮮桃、麵點心等,上插金壽字供花;在一對蠟扦底下各壓一份黃錢、元寶、張千,下垂至供案兩旁。案前鋪上了紅地毯和拜墊。壽堂內外都鋪排陳設、張燈結綵、粉刷一新,壽堂兩邊擺放了兩排招待尊貴客人坐的椅子。在香案左邊放了一張很大的桌子,上面陳列著客人送來的壽禮,牆上、柱上掛了不少親友送來的壽聯和壽幛。
壽堂兩邊的偏廳大門敞開,裡面各擺十桌。左偏廳裡有一桌坐的是本地鄉里的部分士紳,他們見到陶勳進來,趕緊起身向他施禮,陶勳亦連忙回禮。其他的酒桌旁和右偏廳裡坐的都是武林各派的前輩人物,見官府的人進來後有的人客氣地點頭示意,更多的人裝作沒有看見。
知縣大人隨行的衙役早已被虞家的下人帶到外廳入席,王遠江和袁道宗留下來陪在身邊,陶勳讓扮作書僮的丁柔捧禮物留下來。
向虞撼川行過拜壽之禮後,陶勳對他說道:“虞老員外大壽,學生來得匆忙不及準備精緻的禮物,區區薄禮實在拿不出手,請虞老不要嫌棄喲。”
“呵呵,早聽聞堂翁是飽學之士,堂堂的進士,就算一幅墨寶字畫老夫也歡喜得很哪,就怕老夫沒有這樣的福氣喲。”
“學生略備三份薄禮,第一件是學生手書的壽聯”陶勳抬手讓丁柔取出壽聯遞上前來。
虞府的四名奴僕上前接過去分別展開,上聯寫的是“德為世重”,下聯寫的是“壽以人尊”。
陶勳在一旁解說道:“夫以德濟世者,活人於餓殍,濟人於困苦,救人於危難,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故世人銘之於骨心,感之於肺腑,世所首重。虞老多年來造福桑梓鄉親,學生早已有所耳聞,謹以此聯聊表敬意耳。”
“呵呵呵,助人為樂,其實是人生第一大樂趣,為富者理當幫助窮困,使人人都能得到溫飽,這樣天下才會太平。堂翁美意,老夫愧領了。”虞撼川高興地命人將這副壽聯掛到堂中醒目的位置上。
第十三章 三份大禮(下)
陶勳轉身要丁柔取來第二件禮物,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