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老。
受禮已畢太子命人賜座,然後饒有興趣地看著陶勳,半晌後緩緩開口:“十年前孤代父皇主持殿試,卿就是那一科中式的吧,一晃十年過去,卿除了唇上長出鬍鬚外相貌沒有絲毫變化,聽說卿精通武藝,難道煉武可駐顏?”
陶勳倒沒想到太子會說起這樣的話題,答道:“回殿下,臣的確學過微末武藝,只可強身健體,駐顏之效半點也無。”
“呵呵,坊間傳言卿取道西京沿九邊回京,一路上屢遭悍匪劫殺,總能化險為夷,非有大智亦有大勇、武藝高強不可平安渡險。”
“坊間的傳言總有誇張不實的地方,不足憑信也。”
“誇張麼?孤看未必吧,吏部清吏司的案几上可還留著一個深深的掌印喲,一巴掌便能在堅逾精鐵的沉香鐵木上留下那般深的痕跡,悍匪也是肉體凡胎,斷斷乎禁不住卿一擊。”
“臣孟浪之行,請殿下治罪。”
“卿何罪之有,貪鄙下人竊據要位作威作福慣了,正當有人給他們個教訓。此事孤昨日已經抽空稟報聖上,聖上並未責怪,卿儘可以安心。”
“臣謝殿下回護之恩。”
“也是卿深具才幹得聖上關注才得如此。”
“微臣汗顏。”
“呵呵,你何須惶恐。六年前,孤弟瑞王困於池屏,白蓮妖教逆匪作亂,卿遣信使持瑞王親筆信突破重圍進京向孤求援,孤後來聽弟弟說起,信中肺腑之言多得卿之提點。”
“彼乃瑞親王殿下孝悌之心使然,臣不敢竊寸功。”
“卿過謙了。難得卿有那般的見識,兵事之前先想到要保全孤與王弟的兄弟之情,孤一直記在心裡。”
“太子殿下與瑞王殿下皆是天家貴胄,親親之義何須微臣多嘴,殿下的誇獎微臣萬萬不敢領受。”
“瑞王已經就藩,卿與王弟之間還有聯絡麼?”
“臣但知奉公守法,決未做過私交藩王的事。”
“呵呵,不用緊張,孤並未懷疑卿。孤那個嫡親的弟弟少不更事,向來頑劣難馴,父皇也拿他十分頭痛。可自經池屏之難後回來,就象變了個人似的,溫文敦和、知禮尚義、勤奮好學,就藩後在封地善納良言、體恤民力、謹言慎行,父皇常常說瑞王的變化有大半的功勞在卿身上,孤身為兄長向卿道聲感謝了。”說罷起身深深一揖,
陶勳趕忙從椅上起身,拜倒在地,連聲道:“微臣萬不敢當。古人云‘生於憂患’,池屏之難最危急時一日三驚,瑞王殿下天資聰穎,於危難中領悟真道,全是上天所賜,臣不萬萬敢貪天之功。”
“卿太謙矣。起身坐吧。”太子重新落座,繼續問道:“聽王弟說起,卿在池屏氣度壅容,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滿城軍民只要看到卿就如吃下定心丸,賊焰再熾也不害怕了。孤還聽說卿面對天庭下凡的神仙、天將也是不卑不亢、從容淡定,神仙之流亦不敢在卿面前有所頤氣。”
當今皇帝崇道、尊奉神仙之事天下皆知,聽太子如此說話,陶勳哪裡還能坐得住,又待起身遜謝。
太子伸手攔住他:“呵呵,剛才的話出於孤口,入於卿耳,渾當沒有發生過吧。孤聽皇弟描述過後一直對卿之從容大度心折不已,要是天下藩王也能如瑞王那般從卿處得所教益,收轉心性,百姓便是有福了。”
“微臣駑鈍,微臣惶恐。”
“卿平定白蓮教作亂,西部三省的妖教勢力幾乎被一掃而空,地方平靖之盛況自聖朝建極以來未之也。卿已調離池屏,對該地往後的治策有何見地?”
“西部三省多山,轉輸不便,地瘠而少,民多而窮。以臣愚見,妖教橫行,根在地方窮困,百姓生計艱難,而地方官吏私慾膨脹,置聖上、聖人諄諄教誨於腦後,對上文過飾非、巧言令色,對下則恣行搜掠致民不聊生。”
太子對他直言刺世之語毫不為忤,反而輕輕點頭。
“百姓處水深火熱時最易受妖言蠱惑,妖教今雖被擊破,並未根除,只要地方官府貪弊復起,妖教定可死灰復燃。臣恐人心飾偽,官貪民貧,破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
太子擊節叫好:“好個‘人心飾偽,官貪民貧,破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如此警句孤當奏報父皇採納。”
“臣惶恐。”
“亭淵,你在池屏常與神仙輩交往,你怎麼看神仙之道?”太子的稱呼變得親近些了,問的問題卻是有點難答。
陶勳想了想,道:“神仙之事自古虛無飄渺,池屏剿匪有神仙降世,臣與所謂元朔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