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的移植,該人工植株的人工植株,該用六聚靈瓶產生的靈液催熟的給予及時催熟,這些情況資訊一一存入玉瞳簡錄以備考。
做完園丁的活計,陶勳來到當年師父練功的靜室,看著裡面的寒玉床、天花頂上的陰陽魚和伏羲八卦圖不由得眼角濡溼,記憶中有許多在這裡纏著師父陪自己玩耍的片斷,天真的笑臉、哭笑的童聲和時不時惱火卻依然慈祥的面孔這時彷彿在他眼前活過來。
過了片晌,陶勳收拾起心情,邁步朝寒玉床走去,在上面坐下。
記憶裡,寒玉床下有一個通道,通往一個更加神奇的洞室,師父當年根本不許他靠近那個洞室。他上次來的時候曾有一種奇妙的感覺能感知整座孤雲山的細節,他就是憑那種感覺發現這個洞府的十一個洞室,但是寒玉床下的那個洞室卻沒有發現得到,就算現在他就坐在寒玉床上用仙識感知身下,也依舊沒有發現絲毫異常。
他曲指向頂上的陰陽魚和伏羲八卦圖打出幾束仙力,照著記憶中師父的手法撥弄幾下,身下的寒玉床漸漸溢位柔和的五色光霞,沿著他的身體盤旋上來,無聲無息地將他包裹進去,然後五色光霞退回到寒玉床裡,他的身影不見了。
洞府之下某個獨立的洞室裡,一縷五色光霞聚集起來,光影中漸漸顯現出陶勳的身影。他打量起洞室裡的景象後完全呆了,這是個奇妙的地方,五色之光雲蒸霞蔚,比外面還要濃郁百倍的天地元氣使他如同泡在蜜罐裡,動一動手指都遇到極大的阻力。
頭頂一尺就是石壁,而他低下頭看:自己就坐在一整塊巨大的五色石上面。不錯,正是仙獸雚疏送給他的那種補天之石——五色石。
五色石何等珍稀的物品,仙獸雚疏的祖上有參與補天之功才分到很小的幾顆,而現在在陶勳屁股底下的五色石高達五丈五尺,形狀如稍扁的球體,他坐的地方被削平五尺形成練功打坐的平臺。
這麼大的一塊五色石,它從哪裡來的?它怎麼會在這裡?實在太震撼,他一時難以接受,更難以消化這個發現。
陶勳也不知道自己傻坐了多久,回過神後,他的心情反而平靜異常:既然這個洞府歸自己,它就是自己的,自家的東西犯得著那麼激動嗎?
他原來是打算在最初的山洞裡苦修仙法,現在決定移到此處來,守著這麼好的地方不用豈不暴殄天物。
不過,按照預定的計劃,在潛修之前他回到外面的洞室,先在煉器室作一番佈置,將孜蕠鼎和惥踿鼎各各擺好,一鼎煉器一鼎煉丹。
經過生死之戰後,他意識到外器和外丹在那種強度的戰鬥中相當有用。譬如梵天老祖使用的黑火鐵龍杵有著毀天滅地的巨大威力,將其強絕無匹的仙法威力發揮到極致,倘若當時他自己有一件乘手的天器相抗,或許不至於落到那般被動的境地。
只不過眼下想要煉製出一件新的天器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一是缺乏必要的材料,二是他不可能分出太多的精力在煉器上面,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改進現有的仙器。
他的打算是將分光寶劍改進為不折不扣的天器,下次動用此劍時一定要讓梵天老祖再不敢以肉掌硬接。分光寶劍本身就經過多次改進,煉器之法瞭然於胸,以前因有所顧忌才沒敢將它提升到天器的級別,實則早有相應的成熟腹案,改進的過程、細節早在腦中扮演無數次,熟悉到甚至不需親自花時間守在旁邊。
佈置好一切,啟動兩隻鼎爐進入到精煉的階段後,陶勳離開丹器室回到五色石洞室開始潛心修煉。
潛心修煉究竟該修煉什麼才好呢?這是一個問題。
地藏老人曾向他指出過可以用太元仙靈力從《天冊》玉簡中得到《天冊》的下篇功法,不過他同時也指出那對他用處不大,遠遠不如所謂的“本源力量”。陶勳知道自己的身體裡面就有本源力量,梵天界一戰中最終救命的力量就是本源力量,梵天老祖口中的混元心甲必須有本源力量的推動才會出現。
他印象非常深刻,鬥法的最要命關頭是混元心甲將梵天老祖的手掌灼傷。能對那個怪物造成威脅的東西舍此其誰?探索本源力量,掌握混元仙甲就是他修煉的目標。只是這個目標太空泛了,毫無頭緒,他連本源力量的影都摸不到,又如何修煉它?
陶勳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不要好高騖遠,既然當年修煉成《天冊》後可以掌握六合仙衣,那麼今天想要摸到本源力量的邊還得從這方面下手,所以他還是決定修煉《天冊》下篇。
取出《天冊》玉簡,用太元仙靈力開啟封印,只有極少的資訊湧入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