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而隱藏在它背後的深刻含義,當時還遠遠沒有被髮掘出來。

特別是,p×q≠q×p,這究竟代表了什麼,令人頭痛不已。

一年後,當薛定諤以人們所喜聞樂見的傳統方式釋出他的波動方程後,幾乎全世界的物理學家都鬆了一口氣:他們終於解脫了,不必再費勁地學習海森堡那異常複雜和繁難的矩陣力學。當然,人人都必須承認,矩陣力學本身的偉大含義是不容懷疑的。

但是,如果說在1925年,歐洲大部分物理學家都還對海森堡,波恩和約爾當的力學一知半解的話,那我們也不得不說,其中有一個非常顯著的例外,他就是保羅?狄拉克。在量子力學大發展的年代,哥本哈根,哥廷根以及慕尼黑三地搶盡了風頭,狄拉克的崛起總算也為老牌的劍橋挽回了一點顏面。

保羅?埃德里安?莫里斯?狄拉克(pauladrienmauricedirac)於1902年8月8日出生於英國布里斯托爾港。他的父親是瑞士人,當時是一位法語教師,狄拉克是家裡的第二個孩子。許多大物理學家的童年教育都是多姿多彩的,比如玻爾,海森堡,還有薛定諤。但狄拉克的童年顯然要悲慘許多,他父親是一位非常嚴肅而刻板的人,給保羅制定了眾多的嚴格規矩。比如他規定保羅只能和他講法語(他認為這樣才能學好這種語言),於是當保羅無法表達自己的時候,只好選擇沉默。在小狄拉克的童年裡,音樂、文學、藝術顯然都和他無緣,社交活動也幾乎沒有。這一切把狄拉克塑造成了一個沉默寡言,喜好孤獨,淡泊名利,在許多人眼裡顯得geeky的人。有一個流傳很廣的關於狄拉克的笑話是這樣說的:有一次狄拉克在某大學演講,講完後一個觀眾起來說:“狄拉克教授,我不明白你那個公式是如何推匯出來的。”狄拉克看著他久久地不說話,主持人不得不提醒他,他還沒有回答問題。

“回答什麼問題?”狄拉克奇怪地說,“他剛剛說的是一個陳述句,不是一個疑問句。”

1921年,狄拉克從布里斯托爾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恰逢經濟大蕭條,結果沒法找到工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