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失敗,不停的失敗。
這是大英帝國最近一連串軍事行動的最好寫照。
德國航母艦隊轟炸了冰島航空基地。隨後圍繞著這個小島與英國海軍展開了游擊戰。數次交手後托維與坎寧安不禁開始懷疑這支德軍艦隊根本不需要補給。仗著空中偵察的優勢,德軍每一次都能順利避開英軍潛艇的伏擊,然後向冰島附近的英軍補給艦隊發動空襲。不得不說英軍在潛艇上的運用與德國相比,差了不止一截。除了數量上的差距外,無論是在潛艇技術還是通訊方式上,英軍都不可於德軍相比並論。而熟知潛艇威脅的德軍艦隊更是熟知對抗潛艇的必要性。除去驅逐艦不停巡邏外,無論天氣好還,“齊柏林”與“興登堡”上的偵察機都按時起飛。同時德軍航母艦隊從未在同一地方進行補給。這讓想學“格陵蘭海戰”中,讓潛艇在一個地點埋伏的英軍潛艇毫無建樹。更重要的是,這支德軍航母艦隊比狐狸還狡猾。在沒有確定英軍的行動目標前絕不輕易出擊。在數次引誘行動失敗後托維與坎寧安不得不承認,自己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對手。
狡猾的德國航母艦隊一直遊離在英軍補給艦隊視線範圍之外。全力避開英軍努力尋找的“海上決戰”機會。即便被水上巡邏機發現蹤跡,也迅速將其擊落後轉移海域,或直接躲入冬季北極圈雲層之下。等艦隊一離去,他們又迅速轟炸了港口沿岸卸下的物資與略微修復的機場。於是冰島的航空基地在修復,被摧毀,再修復,再被摧毀中來回變換著。結果由1月開始圍繞著冰島機場,英德雙方進入了一場無止境的拉鋸戰中。
雖然到目前為止,皇家海軍都還沒有一艘輕巡以上的水面艦只被擊沉。但對於英國人來說,無法修復冰島機場就等於將北大西洋航線中段送給了德國潛艇,將北大西洋航線中段送給德國潛艇,就意味著皇家海軍在海上的戰敗。鄧尼茨指揮著他的“狼群”在北大西洋航線上橫行無忌。
受北大西洋航線戰爭的影響,英國國內工業產量開始成直線下降。不過目前為止並沒有出現困境。皇家空軍的飛機還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不過針對德國的夜襲行動雖然不能說毫無戰果,但與在bf110n與88mm防空炮攻擊下的損失相比,只能說是完全失敗。
除去在挪威不停被消耗外,取代道丁成為空軍總司令的道格拉斯策劃了一場“千機轟炸”,原本的目的是透過各機場起飛的大批飛機轟炸德國本土各地,為大英帝國贏取一場政治上的勝利。道格拉斯調動了英國本土所有能用的飛機。除“布倫海姆”外,最新的輕型轟炸機“蚊”式,少量的“蘭開斯特”,甚至連“噴火”,“颶風”都掛上了炸彈,趁夜飛往德國。不過這次“千機轟炸”的結果卻讓所有英國人心寒。很明顯,德國人時刻緊盯著海峽對岸的天空。除了幾枚炸彈落在無關緊要的區域外,德國重要的魯爾工業區,政治中心柏林都沒有落下一顆炸彈。而參加這次行動的近千架飛機則損失了近19%,這種損失率只能證明皇家空軍的空襲行動完全失敗。
於是現在丘吉爾能指望用來提升士氣的就只剩下韋維爾的北非軍團了。這就是丘吉爾得知德意兩軍分裂後立刻致電韋維爾的原因。
丘吉爾在想些什麼,韋維爾怎麼會不知道。與丘吉爾不同,韋維爾更多的是從軍事上來考慮這個問題,而非政治。英國已經無法再次接受失敗了——無論是本土還是北非。
希臘戰場目前看來還不能說是失敗,至少只能由保加利亞一條路進入希臘的德國裝甲軍被成功堵在了薩羅尼加。希臘北側的山地地形成了阻擋德軍的最好屏障。交戰雙方開始圍繞著這個山地與平原交界處的城市,展開了一場漫長的拉鋸戰。對於南斯拉夫發生的內戰,韋維爾實在不知是好是壞。它雖然成功阻止了德軍兩路並進,進攻希臘。不過也同樣阻止了英軍在德國腹部埋上一顆釘子。
希臘戰場短時間就不用指望分出勝負了,更別提用勝利來提升士氣了。那剩下的就只有北非戰場了。不過將精銳兵力抽調至希臘後,北非部隊面臨德軍步步緊逼下,從1月開始到現在便是在不停後退。馬格他,梅爾沙,艾季達比亞的先後失守讓整個大英帝國原本就不高計程車氣驟降。不過德意兩軍的分裂讓韋維爾看到了機會。
由1月下旬開始抽調的遠東軍已經到達了蘇伊士運河附近。很快就能透過亞歷山大後調集到前線。而單獨行動的德軍更是露出了補給不足與艾季達比亞防禦薄弱的破綻。這是英軍目前取得一場足以鼓舞人心大勝的最好機會。
韋維爾知道自己的計劃過於冒險。但機遇與風險並存。風險越大,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