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從他那裡,我學到了羅馬帝國的一些音標,就是標註文字發音的字母,於是,我便想為我大漢文字制定一套拼音方法。直到今天,我也只編出其中的一部分,所以,我此次來到洛陽,也是向老師請教來了。”說著,陸風便讓陸安把自己的相關書籍拿出來。

於是,眾人便一起探討漢語拼音的方法。

陸風說:“我把拼音分成聲母和韻母兩種,讓它們相互組合來表示漢字的發音,同時,在輔以聲調。

聲調者,聲音之高低也。我把聲調分成五類,即:輕聲,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其中,陰平和陽平為平聲韻,上聲和去聲為仄聲韻。這樣平仄相互穿插,錯落有致,便有了抑揚頓挫之感,詩的音律也就更優美了。”

聽聞此法,眾人無不感嘆,大讚奇妙,真是異想天開。而蔡琰竟對陸風崇拜的不得了,宛如天神降臨一般。

在眾人的探討中,陸風也逐漸想起了一些曾經遺忘的漢語拼音聲母和韻母。也就在眾人的探討中,時間竟飛似的流逝了,而蔡邕不知道什麼時候,竟然下朝回家了,聽到眾人的探討,不禁大為驚訝。

“此為何物?何人發明?”

見蔡邕詢問,陸風連忙又解釋了一番。蔡邕想了半天,忽然一拍桌子,大聲讚道:“真是奇思妙想,神鬼之法!子城大才,吾不如也。有徒如此,當無愧於人生了。”說完便哈哈大笑起來。

眾人見蔡邕這般表現,都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半晌,蔡邕笑罷說道:“子城此項發明,可以堪比蔡侯爺的造紙術。有徒如此,足慰平生!”說完,又大笑了起來。

眾人不禁又奇怪了,蔡琰也奇怪,因為蔡邕從來就沒有這樣失態過。其實,陸風這一番創造,可是將中國的歷史文明向前推進將近兩千年啊。

眾所周知,平上去入四聲是南北朝時梁人沈約的發明,格律詩是在盛唐的時候才趨於成熟,而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人才意識到用拼音標註漢字的重要性,而真正標準的漢語拼音方案是建國後才發表的。所以陸風的一番創舉,在當時來說,真是驚天地泣鬼神了,這也難怪大儒蔡邕會因此而失態了。

也許,這就是一個學中文的人穿越回古代所帶來的影響吧。

眾人又商量了一會兒以後,便到了吃晚飯的時間,而陳宮趙雲等人也回來了。於是,蔡邕便留鍾繇王粲二人吃晚飯,二人到也沒怎麼客氣。

吃罷晚飯,鍾繇王粲二人便告辭而去。

二人剛走,蔡府便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第十七章 侍郎荀攸

更新時間2007…8…9 3:59:00 字數:3132

鍾謠和王粲二人走後,蔡邕並沒有忙著去休息,而是繼續和陸風蔡琰探討著陸風的一番“創舉”。

三人正研究著,忽聽家人來報,黃門侍郎荀大人來訪,蔡邕一邊忙著整理衣冠出去迎接,一邊忙命家人快請。

來人正是黃門侍郎荀攸。

荀攸本是潁川潁陰人,素有才名。大將軍何進主政後,徵召了海內名士二十幾個人入朝為官,荀攸便是其中一位。荀攸到了洛陽以後,何進便拜荀攸為黃門侍郎,負責侍從皇帝傳達詔命等事宜,為皇帝近臣之一。

荀攸到了洛陽以後,便舉薦了客居江東的蔡邕入朝為官,於是,蔡邕便被何進拜為議郎,主顧問應對等事。而司徒楊彪、太傅馬月碑,再加上荀攸幾人,更是和蔡邕成了莫逆之交,王粲和鍾謠也是經常出入蔡府,執以弟子之禮。

蔡荀二人相互見禮已畢,蔡邕便把陸風介紹給了荀攸。

對於吳郡三才的名聲,荀攸早就聽說了,見禮以後,不免又客氣了一回。而蔡琰聽說荀攸來了,知道有事情要商量,便回後堂去了。

隨即荀攸便正色說道:“蔡老明天上朝還要彈劾十常侍嗎?”

這時蔡邕才恍然大悟,“哎呀,光顧著和你們研究拼音和格律了,差一點就把正事給忘了。”隨即說道:“當然,必須彈劾他們,否則,國家將亡。”

一聽蔡邕這麼說,荀攸急道:“蔡老不可如此了,今天,張讓已經在皇上面前告了你一狀,明天你如果再彈劾他們,恐怕結果難料。蔡老雖不擔心自己的仕途,但也不能飛蛾撲火啊,應留著有用之身繼續與之周旋才是。”

聽了荀攸的一番話,蔡邕不覺得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已經連著兩天彈劾張讓一夥兒人了,可皇上卻象鬼迷心竅一樣,對他置之不理,看來,朝堂上的事恐怕是難有作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