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還有操場,林悅兒完全是套用了上輩子學校的模式,配備了操場,圖書室,食堂還有宿舍。
操場是為了讓大家強身健體的,她還讓人準備了一些球類。
在這個時代,球很少,林悅兒見大家玩兒的都是竹編編織成的竹球。
另外還有一些單槓什麼的,還有毽子等等。
圖書室的書籍多數是別人捐贈的,其他很少的則是林悅兒讓沈良去買來的。
雖然是圖書室,但是林悅兒卻不會只單一的放一些孩子學習的東西,還有不少雜項,就是村裡的村名都可以來借閱。
但是,唯一一條就是必須在圖書室看,不能帶走,還有保持書完好。
學堂的食堂也分了視窗,每天也會葷素搭配。
當然,學堂只管中午的飯菜,早上和晚上都是回去吃的。
林悅兒不會讓孩子們的營養落下,山裡養的雞和其他牲畜,還有野菜和蔬果都會供給學堂。
每個孩子每天能有一個雞蛋,還有一個時令蔬菜和一個肉菜。
還有和村裡的屠夫定好了每日要的骨頭,給孩子們熬湯。
宿舍不大,因為下河村的孩子都是住家的,而住在這裡的孩子幾本沒有。
但是為了以防萬一,若是太遠的,別的村裡的孩子過來,林悅兒便考慮讓人住校了。
住校不是通鋪,都是上下鋪,上面是放東西,下面住人,不會很高,為了安全起見。
下河村的學堂,和青州府莊子上的學堂是一樣的,不論是吃食或者其他。
這一天,村裡不少人拿了銀錢回家就過來幫忙了。
因為還有要掃尾的事情,比如打掃,還有搬東西等等。
可以說是全村都出動了,畢竟每家每戶都有孩子的,就是沒有孩子的也希望能出一份力,以後自家孩子能在這裡讀書。
下河村倒是一片熱鬧的景象,上河村的人看了都以為下河村是誰家辦喜事呢!
直到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辦了新學堂。
只是再知道的時候,也已經滿員了。
索性林悅兒後來又加蓋了房子,不然當真收不了那麼多學生。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許是感受到村裡村名的熱情,大家幹活興致很高,連帶著林悅兒心裡都輕快不少。
晚上忙完回房後,林悅兒栓上門快速閃進空間。
她剛站在空間的土地上,就發現不對了。
林悅兒環顧四周,眼睛瞪得老大,心裡震驚不已。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