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辰時剛過,那些禮物就被送完了,林悅兒又讓人去村裡拉一批過來。
左右家裡還留下不少的,足夠應對今日的。
禮物是數量還是做過打算的,就是送不完,下一次還能做一些小活動送出去。
村裡人幫忙做的手工品,收費也低,林悅兒給銀子也爽快,所以小禮物可不少了。
鋪子裡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午飯的時候,林悅兒去集市上最火爆的一家酒樓點了菜,又同大家說明今日過節還有節禮。
這讓所有的人都高興極了,臉上始終帶著笑意。
對於林悅兒這番獎勵,顧玉梅在一旁瞧著都不覺點頭稱好。
午飯後,大家幹勁十足,卯足勁兒的為林悅兒辦事。
一直忙活到太陽西斜,人流才漸漸少了些。
沈良派人打掃鋪子,又將等會兒要用的東西準備好,而其他人都去歇息了。
只見吉慶坊的外面鋪子右手邊,沈良派人搭造了一個木臺子,看著像是一個小舞臺。
紅色的臺子,粉色的紗幔做的臺頂,還掛著小個小個的燈籠。
那些個小燈籠上面,每一個都寫著一些簡單的話語。
至於那個舞臺,背景則是一副乞巧節女子們登上樓臺穿針乞巧的大繡圖。
而左邊豎著一個旗子,上面寫著大字‘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這句詩句正好對應今日的節日,倒是妥帖。
右邊擺放著一個長長的長几,長几後面擺放著三個椅子。
且長几上放著三個小牌子,是人名兒。
林悅兒這次請來的是雙河鎮有名的人,一位是雙河鎮年過半百的婦人,名喚巧師傅。巧師傅還是別人給她取的名諱呢!她可不是普通人,話說曾經在宮裡做過繡娘。
如今年紀大了,她開了一家小繡莊,雖然生意沒有陸家的好,但是名聲在外。
另外一位是一個年約四十左右的才子,是土生土長的雙河鎮人,曾經進過殿會試的。那先生大家喚他盧先生,是雙河鎮頗有名氣的一個教書先生。
最後一位是一個老婆婆,一位兒女雙全,雙河鎮上大部分人喜歡請她過去做喜事。也為了沾沾她的好福氣。大家喚她趙婆婆。
這些人也是林悅兒好不容易才請來的,可費了一番口舌。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