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兒一邊看似淡定的過日子,一邊卻在想著屋後建房子有人,自己何時能採摘果子。
心裡擔憂,所以林悅兒想了許久。
就這樣,連著過了幾日,林悅兒眼看著長出了青色的快要變紅的野果子卻不能摘。
沒曾想,月中十五的頭一天,沈家富晚飯後叫住她便說了一個讓林悅兒高興得要跳起來的訊息。
這個下河村有個習俗,不知是哪個時候流傳下來的。
每到初一和十五的時候便要供奉月神,當天每家都會在月亮出來的時候祭拜。
林悅兒一聽就高興了,笑著點頭答應了,然後還直接讓沈家富通知他們當天放假。
雖然想著一天幾十文錢的,可是奈何十五是重要的日子,大家倒也沒說什麼。
而且林悅兒還將之前的工錢都結算了,大家自然是高興的領了錢便離開。
當天見建房子的人一離開,林悅兒趕忙提著桶就去將稀釋過的靈泉水給澆上。
第二日一早,林悅兒便做好了早飯。
買的豆腐油煎後灑上蔥花,雖然簡單,倒是幾個孩子都很喜歡。
飯後,沈家全部出動去採野果子。
因為這一天也是沐休的日子,所以孩子們都在家。
沈家富和林永業也要去鎮上買點祭月神的東西,於是便一起採摘果子。
剛好送野果子去,也順便買東西回來。
因為好幾天沒有采摘的緣故,加上有空間靈泉水,這一片的野果子長勢很好。
林悅兒他們這一次又是拉了滿滿的兩車,目送沈家富他們走遠。
她又去檢查了一番,似乎是下雨之後長出不少枝椏來。
不過熟透的已經採摘完了,剩下的很少。
放心下來的林悅兒便舒了一口氣。
看來以後每個月只能賣兩次了?
可是想到宅子已經起好的院牆,想來也快了吧!
畢竟沈家富帶著好幾十個人呢!
人多房子也建得快啊!
送走林永業和沈家富,林悅兒便和孩子們聊著天兒。
林悅兒以為所有孩子在一起學習,沒想到那位先生在考究四個孩子的學問後,便將沈彬和沈復單獨放在了一個房間裡教學。
就連何先生都有些吃驚,沒想到這山村裡的孩子,還有這般有資質的。
在詢問幾個孩子們每日所讀書本後,何先生便抽考了他們四人。
因為沈彬和沈復是自學的,兩人又都聰穎,而且所讀的書籍也十分廣泛,這才讓何先生對他們刮目相看。
就這樣,雙胞胎因為還小,還需從識字開始教。
於是,沈彬和沈復還有何先生家的兒子便都被分在了另外一個房間裡。
每日教書之前,何先生先讓他們三人背書。
待教過其他較小的孩子們後,何先生才抽時間來給他們講解。
用沈彬和沈復的話,便是這先生學問極高。
林悅兒沒有聽過那先生的教育方式,不過想來應該不差的。
畢竟,林悅兒看得出來,沈彬和沈復自學也已經開始學四書五經了。
這樣的孩子,先生估計都喜歡的。
而且,他們雖然是自學,卻也能簡單的從字面懂一些書本知識的意思,這便是了不得了。
另外,在給幾個孩子放假後,何先生本想留下沈彬和沈復的。
這樣的學生,何先生自然是喜歡的,願意給他們開小灶學習。
不過,沈彬和沈復他們道出家裡孃親和爺爺都很忙,若是沐休,當回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何先生當時只是盯著兩個孩子看了數秒,這才放他們回家。
由此可見,這個先生也不是迂腐之人。
沒有那些‘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
這樣的先生,林悅兒也放心讓孩子們跟他學習。
若是碰上那種只顧教學,不讓孩子們實踐或者動手,還自恃讀書是一切的人,林悅兒說什麼都不會讓沈家的孩子在那樣的人手裡頭學習的。
那簡直是誤人子弟。
聽了幾個孩子嘰嘰喳喳說著那何先生如何如何,林悅兒欣慰極了。
只要孩子們願意,對學習又興趣,她便支援。
“孃親,信哥兒也想要一個一樣的書包呢!”沈文突然出聲。
他也是剛剛想起來的。
何信,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