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都是速熱的新鮮水,飲用起來更加適口也更加安心。廠家不斷開發出新一代產品,使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是好事。我在消費習慣上,一貫並不保守。改革開放初期,還屬於“敢帶頭吃螃蟹”的一族,若干同輩人還在觀望猶豫,我卻已經將那新型產品迎進了家中,享受起來。但近來也許確實是人老了,追新的勁頭大減,懷舊的情緒氤氳胸臆,對日用消費品,往往總覺得功能達到一定程度就很滿意了。對無休止地將功能精微化,心存佩服卻敬謝不敏。比如手機,就希望它只具備接聽、打出的基本功能就好,不必又能拍照,還能上網,甚至還可以看電視節目。

兒媳婦買來的那臺無內膽飲水機速熱出的水,我和老伴總覺得“味道不大對”,兒子兒媳婦就耐心地開導我們,其實那才是最正宗的開水味。我們所習慣的,其實是含內膽味的熱水。我們正在熟悉那“正宗的開水味”,但也還買來了新暖瓶,把“正宗開水味”的熱水儲存到暖瓶裡,夜裡如果喝水,還是使用暖瓶。

無內膽飲水機,彷彿性格外向的急脾氣、熱情似火的人士;暖瓶呢,早有人拿來比喻人的性格,說“他可是個熱水瓶”,意思就是這人很內向,表面看去似乎比較木訥,甚至冷漠,其實內心裡也潛伏著滾熱的情感。外向的、風風火火的人士,與內向的、黏黏糊糊的人士,都可以交為朋友。這兩種人寫出的文字,往往文如其人,前者噴湧恣肆,後者沉靜悠遠。兩種文字,我都喜歡。

不過當社會的競爭機制被大大啟用以後,總體而言,外向性格具備優勢,外向型文字也總能贏得傳媒的青睞。外向型的偶像、商品、文字,往往佔有比較大的市場份額。但內向型的生命,他那靈魂內膽所積澱儲存的濃釅情感,一旦被抽絲般縷縷道出,成為恬淡閒靜的文字,也仍然會打動一些人,形成共鳴,獲得知音。就我自己而言,眼下更喜歡親近的,是內向型的人士,以及他們那內膽存情、徐徐吐出的文字。

前些時忽然接到一位資深報人紀從周電話,我們真可謂相交淡如水。最後一次謀面,大約是十五年前,他來電話,當然是記得我,我接電話聽到他聲音,很高興。顯然, 我不但記得他,而且印象很深,很好。他也沒有很多的話,聽得出,彷彿是猶豫了許久,才打出這個電話,而且大喘氣中,才鼓起勇氣,說明是想請我為他新編的一本隨筆集寫個序。我讓他把文章傳到我的電子郵箱,告訴他需先看過再說,如果看過覺得無話可說,則他無妨另請高明。

讀過了從周的文章,我就聯想到了兒媳婦買來的那臺無膽飲水機,以及仍在使用的暖水瓶。從內容的顛覆性和技巧的花樣翻新上說,這些文章都還沒有達到“新款無膽”、“引領潮流”的境地,倒更像是質量上乘的傳統暖水瓶,從中傾出的滾水,有種悠遠的韻味,自傳統而來,也融入到我們置身的簇新的現實裡。

你看,我先稱紀從周,再稱從周,前天給他打去電話,叫他小紀。這就說明,他那“內膽”中流瀉出的情感,消弭了十五年“相忘於江湖”的距離,使我覺得其人其文,都備感親切。我問他:為什麼非找我寫序?他也實在不會花言巧語,實實在在地說,其實這些年他也沒讀我更多的文字,主要是讀了我的一些隨筆,覺得共鳴不少。我問他這些年平時多和哪些文化圈的人士來往,他說因為性格內向、嘴拙,交往的不多,只是有一位,二十幾年來一直來往密切。他道出那位的名字,令我心動。那位兄長也曾光芒四射,但近些年因為家事繁冗、身體欠佳,已經遠離熱鬧場,傳媒也很少關注。如今世道,誰熱鬧親近誰的人和事多,誰冷清卻仍去親近的人和事少。所謂寫作,文字寫作是一方面,行為寫作也是一方面。小紀既有文字寫作也有行為寫作,裡面都有沉靜的人性善美啊。我會為小紀寫出書序來嗎?難道,這樣一篇文章,也可充為書序?我又希望看到的人士,能從中獲得一種通識,萬莫當做應酬文字視之。('EXC')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