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吧,是不是又有什麼事要坑我?”
蕭勝冷靜下來,昨天的對話,他翻來覆去地想著,對這李肆的“陰險”,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
“我是想來問問你,白總戎是不是家裡窮得開不了炊,把炮融去造鍋了,他吃空糧還吃不飽嗎?”
李肆毫無忌諱地問著,現在跟這簫勝已經不必見外了。
“還以為你真懂軍中之事呢,原來也只是個門外漢,空糧的事情,你這點見識,也就跟庸民差不多……”
簫勝嗤笑不已,接著面孔又僵住了。
“你小子,又要套我什麼話?”
他下意識地就將李肆的話又當作了釣魚伎倆,昨天的苦頭吃得實在太足,也不怪他反應過激。
“蕭大哥,我又不是洞燭萬里的仙人,可不是什麼都懂的……”
李肆微汗,這後遺症可真不輕呢。
把鍾老爺的事原原本本說了出來,李肆問:“這該是私造火炮吧?”
蕭勝牙痛似的捧住了腮幫子,長吁短嘆起來。
“私造火炮當然是死罪,可這不是私造,而是公造。白總戎在英德的一樁生意就是這個,看來我又要跟你扯在一起了,啊——”
大家都是涉事人,蕭勝也不再遮掩,認命地開始跟李肆解釋。要說清白總兵的生意,就得從綠營薪餉的大背景說起,否則理解不了白總兵的處境。
聽著蕭勝的解說,李肆漸漸展眉,這綠營的貪腐,居然是這樣一篇文章啊。
李肆雖然清楚綠營軍制,但也只限於軍迷能感興趣的內容,薪餉方面沒怎麼關心過,只知道綠營將官吃兵缺空餉,也就是所謂的喝兵血,其他的黑幕就沒概念了,可蕭勝告訴他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綠營空糧分三種,這第一種為的是公事。綠營薪餉不只是兵丁薪餉,軍裝整治、官署教場修繕、心紅紙張,這些公費,也都包在了裡面。”
“所有建署衙的帶兵官,包括營協標,都不得不挪出兵缺,用薪餉來應付公差,也就是‘公費名糧’,多少不定。像是臺灣,事務繁多,那裡的公費名糧能到五分。白總戎所在這韶州,賊多礦徒流民也多,比臺灣少不了多少,我估計怎麼也得有三分,這都是朝廷預設的舊規,督撫提都知道的事情。”
三分就是百分之三,韶州鎮標賬面上是三營三千人,這就能出大概一百個兵缺,算起來每年也就是一千來兩,對一個總兵衙門來說,這點辦公經費顯然不太夠。而受韶州鎮節制的還有三江口協和南雄協,出於綠營大小相制的原則,白道隆可吃不到他們的兵缺。另外能吃的也就是個二百來人的英清江防營。
“所以你能看到縣城外的教場和中營左營的署房都租了出去,而總兵衙門也破敗不堪。這些公費名糧既然不敷使用,歷任主官乾脆就只用在心紅紙張這些事上。雖然他們有心紅紙張名義的薪銀,可那是補貼他們個人的。”
公費名糧之外,第二種空糧就是“親丁名糧”,蕭勝說到具體的內容,李肆就跟以後的養廉銀聯絡了起來。
清代文官薪俸很低,武官就更低得沒譜。和知縣一個品級的把總,年俸是36兩銀子,要到守備以上,才會享受額外的蔬菜燭炭銀和心紅紙張銀的補貼。文官吃火耗是潛規則,而武官對應的是吃“親丁名糧”,也就是以家人親隨的名義,佔用若干兵缺。
“四十二年,朝廷公開認了這親丁名糧,各省核定的員額不定。廣東這裡,提督有80份,總兵60份,千總5份,像我這樣的值汛2份。”
聽著蕭勝的解說,李肆心想,這兵缺本就不合正理,現在卻反而成了正二八經的制度,真是搞笑。這麼算來,鎮有鎮缺,協有協缺,營有營缺。紙面上全國綠營有六十來萬,實際能有多少?
“前兩種空糧加起來,事輕的地方估計缺額一成,韶州這裡,估計能到一成五,這都是成例。而第三種空糧就是貪腐了,擺到檯面上,主官是要遭參劾的。這種空糧沒有外人想象的那麼離譜,多是營中出缺了,主官不補。或者兵丁另作差事,留下的半缺。每任大多隻在前任的基礎上加一丁點,就不知道若干年後,會累積到什麼程度。”
說了這一大堆,蕭勝作了總結。
“大人們可不會指著吃空糧過日子,這點小錢可養不活他們。”
李肆點頭贊同,算起來這個白總兵不過能吃最多五百兵缺,一年才六七千兩,裡面還要包括辦公經費,這可是二品大員呢,連李朱綬那種“清官”的水平都不如。
想想現在還是康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