漪,李肆就不必再在廣州盤。他的目標就是先在廣州打出名號,奠定,而這個任務顯然已經完成了。“李半縣”的名號在廣州再沒人叫,廣州官商提到李肆,都稱呼為“李北江”,據說這名號是從總督府傳出來的。
當然還不止有這一個名號,有叫“李英德”的,有叫“李韶州”的,甚至還有人以他控連江北江兩路而稱他為“李雙江”,從彭先仲那聽到這名號時,李肆差點氣岔了,自己可沒那麼好的嗓子……
接下來的幾天裡,李肆趁熱打鐵,將北江船行的船東們糾集在一起,拿出了早就擬定好的新行約,把原本只靠北江船約互保而聚攏的這幫人,以實質為股份的方式拼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船行。
以他背後的青田公司為大老闆,其他船東是小老闆,業務由李肆這邊統一安排排程,收支也統一核算,拿日後的概念比照,就是個航運公司。
有保底的固定薪水,自家的船也當作份子入行,還有李肆這麼個有能量的大人物接單,一路行船再無阻礙,外加此次運米的親身感受,船東們都是欣然接受。北江船行就此成為李肆囊中的正式產業,除開之前直營的二十多條船,船行裡猛然多出三十多條三千石以上的大沙船,五十多條千石中型沙船廣船,這一趟的收穫,遠不止在運米上賺的那些銀子。
之所以決定用船行東主的身份踏足廣州,之前李肆就跟段宏時商量過,自己的實業終究會顯露出來,到底哪部分最妥當,最不容易引起官府矚目,最後確定的就是這船行。
首先,他這是內河船行,比張元隆那樣的海商還差了一個檔次,不是藉著米價一事凸顯了名聲,這點規模在廣東也算不了太大,放到全國更是毫不起眼。其次,他並沒有壟斷北江連江,收攏的船隻運量跟兩江總運量相比,還差得很多,更沒影響到那些有自家船隊的豪商,而只是方便了沒有船的中小貨商,不會惹來皇商官商,至少是不會那麼快地惹來他們打起異樣算盤。第三,在這個時代,幾乎還沒有以單純船運為主業的實業商人,因為這遠不如直接販運商貨利潤高,而組織管理所需的技術也不是一般人能具備的,大多數人都還只將船行當作苦哈哈們糾合在一起的“船會”,沒意識到這是一具靠物流吞金的機器。
另外一點是,只看船行的話,官府找不到太敏感的矚目點,因為鈔關一類的管制機構在嘛,問題是……浛洸關就在李肆手裡,而在他看來,韶州那邊的兩關落入手裡,也不是太久遠的事了。
將彭先仲調為新設立的船行監事,由他在廣州建立船行總部,負責統一接單排船,一系列的運作,需要大量算手夥計。除了青田公司調遣一部分,還從浛洸關行調了一部分,再加上廣州本地招募,前期應該能運轉起來。
至於後面的工作,比如制訂船行更細的經營管理章程,將李肆用在關行的那套帳目進行改善,同樣用在船行上,這些事要多長時間,能做到多細多順暢,就看彭先仲的本事了。
“總司放心,這是咱們之後的命脈,我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定要咱們這命脈早日通泰!”
肩負重任的彭先仲神采煥發,算起來,他還是李肆手下非“李莊系”裡,第一個獨當一面的大將,當然會全力以赴。
調理完船行,再看望了皮行鞋行青鐵行等事業也開始步入正軌的王寡fù,李肆就要打道回府。廣州對他而言,目前還只是血脈的一端,英德還依舊是丹田。踏足廣州的任務完成,船行也成了型,他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接下來的重點是意守丹田,繼續純鍛核心。
而他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以為幹了件好事的某人潑上一盆冰水。之前盤金鈴問他是不是要處罰嚴三娘,他刻意轉開話題,不僅是怕事先走漏風聲,也是怕嚇著了盤金鈴。
第一百四十八章 賞罰……分明?
() 第一百四十八章賞罰……分明?
李肆回到英德,沒進自家院子,直奔jī冠山下的司衛營地,將所有目長以上的司衛召集起來。除了幾個表現優異的後進,基本就是之前的漢堂兩輩少年,當然還有一位新晉翼長,也就是嚴三娘。
“陳通泰,殺得好!”
李肆開場白很直接,嚴三娘俏臉暈紅,暗自得意,可她卻沒注意,羅堂遠等幾個參與行動的xiǎo子卻是一臉蒼白。
“我是說你們這次行動完成得很好,懂得掩護,懂得抓住機會,各個環節銜接也很順暢,羅堂遠,你的總結還不夠全面,要詳細到可以當作以後類似行動的教範!”
羅堂遠等人的臉上頓時湧起血s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