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7部分

() 第七百六十六章 朝鮮風雲:非凡之器

“朕也是商人,經營著這一國,為國中人人謀福。你們政事堂就是大掌櫃,難道還要朕來替你們算賬?”

黃埔政事堂,在例行的聽政會上,文部尚書屈承朔提到了朝鮮問題,頓時引得尚書和門下兩省的官員紛紛附議,意思就一個,大英不能再坐視朝鮮局勢,讓年羹堯吞為私地。

這些官員都是聖賢、三賢、仁儒等派讀書人,現在已並稱為“英儒派”,以“英華新儒”自居,還在努力維繫著儒家在朝堂國政上的存在。他們看朝鮮問題,首先是從華夏藩屬國的角度來看,就覺朝鮮是大明忠貞藩屬,英華怎麼也得將這層關係繼承下來,否則英華的華夏正朔地位就不夠圓滿。這是面子問題,面子就是政治。

儘管目前一國的焦點在江南、西域和安南,可年羹堯遮斷山東海域,獲得朝鮮事務大臣的訊息已在國中傳開,趁此機會,英儒派也想借朝鮮事務,提升他們在國政中的發言權。

政事堂受此風向影響,推著首輔湯右曾出面向皇帝提出動議:出兵朝鮮,湯右曾自己就是個“英儒派”。

李肆說:“政事堂能說服西院把工商稅提高兩成,或者說服兩院開徵遺產稅,這事就能辦。”

湯右曾和一幫朝臣頓時洩氣,工商公司稅提高兩成?別說提高,現在西院成天嚷著降低公司稅呢。而遺產稅……那可是個百年話題,湯右曾都視之為自己在任首輔期間的終極目標。

去年英華趁著南北大戰,推行了土地分家契稅。此法被國中各派人士視為“均貧富”之路的起步之政,墨儒乃至一些道黨人士希望能再進一步,搞成財產繼承稅。

跟官府收取佣金以作公證的過契法理不同,遺產稅是要直接下刀子割肉,抑大富,濟孤苦。基於這樣的法理,稅率就不是契稅的三厘五厘,而是至少一成以上的重稅。

土地分家收契稅容易,眼下英華正轟轟烈烈推動分田到戶乃至到人,大地主們在新起的工商階層前居於弱勢,只能任由宰割。可遺產稅波及到銀錢、股票、房屋等所有動產和不動產,這就是動既得利益階層的乳酪了,即便是皇帝都覺時機太早,相關技術和觀念不成熟,沒必要先去碰。靠他湯右曾一人?怕不第二天滿天下報紙都是他的樁樁劣跡,連他吃新會女兒香的故事都能編排出來。

“江南現在還是個無底窟窿,每年平均要虧二三百萬,安南之事,必須備妥三年預算,每年上百萬才能把首尾抹平。西域進軍已難回頭,每年也是三四百萬的開銷,加上相關政務,就是五六百萬……”

李肆一一列舉國家財政的大頭,每說一項,朝臣們就嘆一口氣。

“今年赤字五百萬還是保守估計,朕心中底線已經落到了一千萬,正在頭痛該怎麼補呢。你們要鬧著打也行,官員的祿爵散階新制呈請還在朕的案頭上,朕可以駁了,省下三四百萬,來打這一仗,也還勉強夠用。”

李肆開始抬槓,湯右曾苦笑道:“臣等是意氣用事,思慮不周,陛下也勿以牙還牙嘛。”

從天王府時代開始,李肆就承諾英華不搞明清官俸制,而要走宋時厚薪路線。稱帝一次,聖道五年一次,對官員薪俸作了大調整,此時的新制,再加上了若干要素,讓英華官俸制度終於完備成熟。

新的官俸制將官員待遇定為品祿、職俸、散階貼補和爵金,品祿相當於宋時的本官,將原本的正從九品十八級制分為正中從九品二十七級制,而職俸就等同宋時的差遣,散階顧名思義,也是宋時的玩意。爵金是退休金,另一套體系。

英華官俸新制,套了一層宋制的皮,內裡卻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宋代本官和差遣各有標準,任官者是選其高者給俸,而英華官俸則是兩者都有。

品祿由中央財政撥發,但凡有官品的,都是宋時所謂的“京官”。而職俸則不一樣,法院、計司和中央各部省的職俸都歸中央財政負責。地方官員的職俸,大到一省巡撫,小到鄉里的驛正,都由地方負責。

散階貼補則是另一套等級,目前有四十二階之多,是按照資歷、舉人和進士之分升遷,用來平衡高低收入,特別是安撫那些老資歷的官員,讓他們能跟年輕新晉就躍升到中高階官員的小輩有所區分,這部分銀錢不多,但特別待遇不少。

以英華鄉間驛正來算,大驛是正九品,正九品官祿為每月三兩銀子,職俸則由各地方定,例如湖南的一般縣份,鄉驛驛正為每月四兩。這位驛正若是軍官退伍,或是資歷足夠,則還享有低階散階貼補,大概在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