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丁寧一字一頓地說,眉間憂色重重。

狄青此時聞說老母仍在,方才舒了一口氣,緩緩道:“可能是她……”

“誰?”

狄青還未回答,突聽房外一陣吵鬧,一個人衝了進來。他腳步踉蹌,滿臉血汙,呼吸粗重,顯然是受了重傷。

“洪統領!”旁邊已有人驚撥出聲,扶住了他。

洪將急促地喘息著,斷斷續續地道:“方……方天喻那小子,通敵……叛亂……”

他回頭,指著西北方向,大口大口地喘著氣:“契丹勾結了樓蘭……造反……將軍,快,快……”他一口氣喘不上來,登時便絕了氣息。

丁寧與狄青更不遲疑,大喝一聲:“擊鼓示警,馬上出營備戰!”兩人掠出房門,扯下新衣,迅速披掛停當,出營觀看。在國難當頭的瞬間,所有私人的事情已經顯得無關緊要。

丁寧回頭對狄青道:“你先率一萬人馬去佔領陣地,我點齊兵馬後就馬上趕來。記住,這一戰只能進不能退!”狄青緩緩拉下了青銅面具——這是他上陣時的習慣。

因為他的相貌過於俊美,缺少威猛之氣,所以臨陣殺敵之時,他必上這個猙獰可怖的青銅面具。他緩緩舉起了手中闢疆劍,向丁寧點了點頭。

然後他翻身上馬,下令:“二千人為前鋒,結‘虎象陣’,緩緩前進;兩千人為後隊,結‘長蛇陣’以阻後敵!出發!”

丁寧交待完畢,已奔上點將臺,親自擊鼓集兵。鼓聲緩慢而決然,一聲聲傳出裡許。本來歡呼縱飲,亂成一團的官兵,突然劍皆鴉雀無聲。

不一時之間,臺下已齊集了各部人馬。

丁寧回身,說道:“今夜有契丹軍來襲,備馬出戰!”

行令將軍當即轉身發令,但聽得一句“出發”的號令變成十句,十句變成百句,百句變成千句,聲音越來越大,卻是整然有序,毫無驚慌雜亂。

大軍齊畢,丁寧縱馬,正待出發,突聽營後戰鼓喧天,火光大作!

眾人齊齊回首,只見營後草料場已大火沖天。兵無糧草不行,草料場向為軍之重地,此處一失,軍心立時浮動起來。

丁寧心下暗驚,只聽探子來報:“方副統領叛變降敵,已火燒草料場,起兵反殺過來。”

眾軍更是心驚。方天喻也是一名重將,手握五萬雄兵,鎮守後方。此時一旦起兵反叛,與契丹前後夾攻,其勢兇險無比。

丁寧處變不驚,緩緩下令:“變後隊為前隊,向南攻擊!”

號令到處,三萬兵馬分為前軍、左軍、右軍、後隊四部,另有小隊遊騎,散在兩翼。兵甲鏘鏘,南向挺進。眾軍見敵勢如山,心中俱明今晚只怕生死難料,可一向忠於宋室,也只有拼死一搏。

行出十里許,已見到大批人馬。為首一將正是方天喻。

丁寧勒馬,厲聲喝道:“逆賊,朝廷待你不薄,為何負恩反噬?”

方天喻大笑:“丁寧,我馳騁疆場二十多年,為大宋賣命流血,卻只是個副統領;你黃口小兒,只不過由於出身將門,居然一來就當了大將軍,這公不公平!契丹許我大元帥之職,比起大宋若何?”

丁寧不再答話,右手一揮。行令官手執黃旗,一聲令下,左右兩翼將士緩緩前進。敵我雙方兩陣對園。

敵陣中鼓聲大震,突地向左右分開,推出幾百名俘虜來。這些人大都是平民裝束,男女老幼都有,被齊齊推搡在地。方天喻冷笑:“壓敵軍家屬上陣!”

此語一出,丁寧這邊的宋軍登時一亂。要知玉門關駐軍大都是常駐塞外之人,除了一部分為戎邊犯人外,大率已在本地安家立業。如今只見敵方推出這許許多多平民,拖兒帶女,亂成一團,將士心中安得不慌?

方天喻麾下一騎縱馬出陣,叫道:“大宋官兵聽著:爾等家小,已被收留,投降的和家人團聚,升官三級;若不投降,格殺勿論!”

宋軍中有些官兵已認出了親人,一個個心下躊躇,不知如何是好。

丁寧目光閃爍,心知現下情勢危急,一旦有人先行動搖,變兵敗如山倒。方天喻這一手旨在瓦解己方軍心,說要殺俘虜一定是說到做到。

這時,高臺之上又一陣喧譁,一隊人被牽了出來。這些人大都為女子,衣飾華貴,可見並非一般平民。

這些都是大宋將領的妻室兒女。

數十名軍士拔出長刀,架在眾人頸中。

方天喻冷笑:“爾等再不投降,可要殺人見血了!”

這一來,軍心更是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