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回來為天台派效力。
必要時,在挽救本門本派的前提下,可以強行接管掌門人大權;平時,如果沒有太大的必要,就不必經常跑回來了。
老掌門司馬信義這樣安排,是出於一種隱約的擔心:他擔心自己的兒子今後有可能成為派系傾軋的犧牲品。所以,老掌門只命他加強實力,以便危難時之用。如果天台派永遠不出事,司馬飄雪就永遠當一個獨行俠也無不可,至少,在本派之外,可以免遭受生命之危。
後來的事實證明,老掌門司馬信義的顧慮果然沒錯。他過世以後,天台派內部的情況已經臨近於四分五裂了。在沒有合適人選的這種難題下,他暫時沒有確定新的掌門人,而由掌門大當家的暫時執掌天台派。
當時,天台派,加上大大小小的分支,共有派眾五千餘人,如果合力同心,江湖上沒有一個門派能夠和它匹敵。
水靈兒和“快刀”古豪,當時正是從這一點出發,才決定了要不惜一切代價爭取天台派的幫助,一旦這股力量擰成一股繩,在江湖上將是一支令人生畏的軍隊。
當萬里長風圍剿司馬飄雪的時候,也正確地看到了這一點,而派人先上天台山,穩住了天台派,不使他們下山為司馬飄雪助力。
可是,“天台派”不爭氣,硬是不能擰成一股繩。
“天台派”掌門大師兄,“追命劍”畢雲峰雖然武功高強,卻沒有足夠的心胸和性格上的凝聚力來統率天台派。
倒是他的妻子,“蟠龍女俠”顧小小更有見識得多,武功也高出於丈夫。只可惜,她是別門別派的人,不能打破“天台派”門規,讓她來充當掌門人。
“天台派”另有幾個很有影響的人物,一是“山地飛魚”杜勝濤。他的武功並不下於大當家的。但是,作為師弟,他卻不是法定的掌門人,照門規,應該由大當家的充當“天台派”掌門人。
其三是“小呂布”楊仲賓。他的武功雖然稍遜於大當家的和二當家的,可是這人足智多謀,肚子裡的詭計多的是,他是天生的軍師之才,可他不願意當軍師,他也想當掌門人。
最後一個,就是二當家的“山地飛魚”杜勝濤。
這才是一個僅次於司馬飄雪的掌門人之才,武功高過上述三人,足智多謀方面也不比“小呂布”楊仲賓遜色。
只可惜,這“小呂布”楊仲賓有個致命的毛病,就是好財好色,就象他那個一心要效法東漢武士,三番兩次背叛主人的“人中之龍呂布”。
那一次,萬里長風派人到天台山施離奸計,主要就是攻破了這個“小呂布”楊仲賓的弱點,從而使天台派意見紛紜,沒能下山幫助司馬飄雪。
當時,豈止是幫助,上述五人沒有一個希望司馬飄雪回來。
因為,只要司馬飄雪回來,從武功、人品、智謀和人望方面,他們都望塵莫及。
不管從哪方面說,司馬飄雪都是無可爭議的“天台派”掌門人。
即然是這樣,他們就巴不得司馬飄雪不再回來,甚至還暗自希望,也許能借助於萬里長風之手,讓司馬飄雪永遠消失掉。
“團結天台派,遊說天台派,使之成為一個統一的力景,共同下山幫助司馬飄雪,這可真是任重而道遠呀!”“快刀”古豪明白了這一切內幕之後,沉重地嘆了一口氣。
怎樣才能把這一把散沙凝聚起來,讓他們服從於他和水靈兒的安排,合力同心前去解救司馬飄雪呢?“快刀”古豪感到很頭疼。
這已經是第五天了。“快刀”古豪還是天天在天台山下漫步,水靈兒沒來,東湖小俠也沒來。
濃霧瀰漫著天台山。
欲知等人最是心焦,又是好幾天過去了,水靈兒和東湖小俠都沒影子。
“快刀”古豪便有些耐不住性子,暗忖道:“這麼幹坐著守株待兔,一點都不好玩。不若今天晚上先去踩踩虛實。以我這身手,只要小心在意,想必也不致惹出事來。”
“快刀”古豪主意已定,晚餐之後,索性就關門睡覺了。
偏僻小鎮不比都市,人們習慣早睡,一交初更,已是萬籟俱寂。
等到二更時分,“快刀”古豪悄悄起來,略一收拾,攜了“如意斷魂刀”,推開窗戶,縱身出去,隨手掩上窗門,照著店夥所說的上山路徑,展開輕功,直象一縷輕煙,嫋嫋直往山上飄去。
“快刀”古豪足足奔了一二十里光景,入山漸深,夜色朦朧中,但見群峰層立,松濤如海,遠矚雲壑,令人悠然出神。
正在這當兒,“快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