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拿到廣電總局的批文,業已在進行電視直播,炒作得如火如荼。而我們的“第一次心動”則剛剛啟動全國海選不久,當時還在預賽階段,較之已啟動直播的“快男”和“好男”來說,炒作起來就要困難許多,再加之另外幾家衛視的電視選秀也隨之也要啟動,正所謂“前有堵截,後有追兵”,非常地不容易。我當時頭腦一時發熱,就杜撰了這樣一條訊息試圖來吸引媒體的視線(張國立先生當時是“第一次心動”的名譽總導演),但我敢保證說,我當時壓根就不知道“尿毒症”有多危險,以為不過就是“尿結石”之類的小恙,張國立先生的乾女兒周筆暢顯然也是不知道的(她此前曾在湖南衛視《背後的故事》中率先提起張國立先生的“尿毒症”),雖說我這也算受了周筆暢的誤導吧,但怎麼說也不是多麼光彩的事情,對此給張國立先生及其家人帶來的不便,我在此深表歉意,也衷心祝願著張國立先生的身體健康和家庭幸福。
另外,對於曾鬧得沸沸揚揚的“學術超男”易中天要從央視《百家講壇》“出走”,轉而“改嫁”湖南教育臺《湖湘講堂》一事,相信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這一訊息一度曾被數百家主流紙媒和入口網站競相報道,就連易中天自己的助手、親人、同事、學生甚至是湖南教育電視臺的一些工作人員都“信以為真”,易老爺子被媒體打聽得煩了,不得不在部落格上公開“闢謠”以正視聽,那麼,這樣一個略不靠譜的“莫須有”的訊息,究竟是怎樣“無中生有”,在短時間內迅速吸引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呢?大夥兒不妨認真研習一下該新聞通稿的寫法:
傳易中天“改嫁”家鄉電視臺 被曝1分鐘吸金2222元
憑藉在央視《百家講壇》迅速積聚的超高人氣,“學術超男”易中天可謂是“如日中天”,下月(2月8日)就將年滿60大壽的他一度無奈而又自得地表示“我檔期已排到2009年,大夥兒沒事千萬別來煩我”。而記者瞭解到,大忙人易中天日前已接受湖南一家電視臺邀請,將於近日內赴湖南錄製“易中天品評湖湘*人物”系列節目。
1947年生於湖南長沙的易中天,憑藉在央視《百家講壇》獨闢蹊徑地運用通俗的語言“妙說”歷史而備受全國觀眾熱捧,他的“品三國”和“品評漢代風雲人物”系列收視率居高不下,一度萬人空巷,創央視10套收視之最。作為自己品評中國歷史“三部曲”的最後一出重頭戲,易中天把“品評湖湘*人物”高度重視為“既償夙願,又是超越”。
據悉,易中天將為湖南教育電視臺奧運年重磅打造的拳頭品牌欄目《湖湘講堂》錄製36期節目,將評點包括炎帝、屈原、賈誼、蔡倫、歐陽詢、周敦頤、王夫之、譚嗣同等與湖湘文化息息相關的“*人物”36人,由於易中天已和央視方面簽訂了“獨家”合約,易中天“改嫁”湖南教育臺後為此將賠償給央視違約金240萬元,即使這樣,易中天依然能從《湖湘講堂》開出的600萬天價中收穫360萬元,按每期節目45分鐘時長計算,易中天每1分鐘就能得到2222元的報酬。
。。
價值的多元性(1)
假設我們拿出一個概念,但大家一片贊成或者一片聲討,那麼這個概念是炒作不起來的。成功的炒作,必須能夠在多元價值體系中折射出各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和思想。站在這個立場的人對它讚揚,站在那個立場的人對它貶斥,而不管讚揚或者貶斥,所有參與評論的人起初的身份都是模糊的,這樣就會形成一個神秘的旋渦,將社會各界的人都不自覺的捲入進來,從而形成我們希望看到的、炙手可熱的社會議題。
譬如說,當年由我發起的所謂“80後作家聯名上書中國作協 要求開除宋祖德會員身份”就是一例,請見相關報道:
《法制晚報》:80後要革宋祖德的命
(相關連結://news。sina。/c/2006…04…18/14359652919。shtml)
張一一等多人結成聯盟向中國作協聯名上書要求將他除名 宋祖德稱太可笑
本報訊(記者郝洪捷)“大嘴”宋祖德最近比較鬱悶,繼前幾天在“大學生電影節”上被不明身份人士“毆打”後,張一一、省登宇、小飯、李海洋等80後作家正式結盟給中國作協寫信,要求作協取消宋祖德的“中國作協會員”資格。
事情的起因是,日前下午宋祖德做客某網站時,按照慣例,他又是一番“大嘴”痛斥各路明星,“金城武是同性戀、郭德綱是豬頭、張藝謀是電影流氓……”宋祖德為了轉換現場觀眾說他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