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怕,連忙遣使至北京“辯誣”。
實際上光海君自即位起,勵精圖治,對內實行改革,為穩定民生而努力,迫於國力對外則雙向外交,爭取實際利益,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他頒佈大同法,免除沒有土地的人民向國家交納糧食,從此只有地主才必須向政府繳納糧食,因此,大同法是一項救濟貧民的革新法案。
在天啟皇帝看來,光海君是一個有作為的國主,想要在後金和大明之間爭取最大的利益。同時儘可能的強大自身,擺脫大明對朝鮮的控制。可是他的運氣不太好,朝鮮是在是學習大明學習的太像了,連黨爭都照辦不誤。
朝鮮的西人黨乃是大明的死忠,他們是不會允許一個破壞禮法、損害自己利益的國主存在的。於是便有了這場政變,朝鮮重新回到了西人黨的手裡。他們很快便與後金絕交,徹底的回到了大明朝帝國主義大家庭的懷抱。
在這種情況下,多爾袞是一定要給朝鮮一個教訓的,於是便有了這次的戰事。一方面擺脫大明的泰山壓頂之勢,另一方也希望從新獲得朝鮮的支援。(未完待續……)
第六百二十一章 計定出兵
瀋陽城內,朱燮元正在看著地圖,在他的身後則是遼東的主要將領。當然還有遼東的監軍太監,此時遼東的監軍太監已經不是陳洪了,而是換成了權林。一個剛剛從內書堂畢業的年輕太監,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