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一下,天啟皇帝頗為不快的說道。
如今的皇宮大內正在準備過中秋,這一年朝廷大事頗多,皇太后下令中秋節要過的熱鬧一些。天啟皇帝也沒覺得有什麼,笑著就答應了。不過當王承恩告訴天啟皇帝,皇太后身邊的總管太監報上來的數目時,天啟皇帝就在也淡定不了了。
置辦禮物、賞賜勳貴、賞賜大臣,請勳貴和大臣們吃飯,零零總總加起來要花費八十萬兩。這還是皇太后交代要節儉,千萬不能鋪張,顯然老太太也知道替兒子省錢。
不過天啟皇帝顯然是瞠目結舌,過一箇中秋節,八十萬兩銀子就沒了。想到那些富得流油的王公勳貴,天啟皇帝恨不得把他們的銀子全都搶過來。現在還要賞賜他們。雖然天啟皇帝恨不得把賞賜改成每人一盒月餅,當然不是天價的,不過也只能想想。
派王承恩核查了一下,各項花費確實沒有出格的地方,採辦也是交給龍昌商號去做,貪汙也會很少。想著自己對皇太后的承諾。天啟皇帝只好忍痛割愛。後來想了想,反正也是花了,那不如索性大方點直接批一百萬。
“公子,這裡太亂了,是不是在找些人來啊?”左右看了看,王承恩小心的說道。
“你是不是覺得我們還是回去的好?這裡實在是太危險了?”看著王承恩,天啟皇帝忍不住住嘆了口氣,這位從皇宮裡面出來,一直都是這個樣子。
趕忙點了點頭。王承恩一臉笑容的說道:“那回去吧!”可是看到天啟皇帝的樣子,王承恩就知道自己說錯話了,輕輕的扇了自己一下,獻媚的說道:“小的錯了,一切都由公子說的算。”
把自己的眼鏡拿下來擦了擦,天啟皇帝也沒有看王承恩,而是將目光轉向了陳洪的乾兒子,現在已經改名叫做陳林的小太監。天啟皇帝笑著問道:“最近京城裡面有什麼新鮮事嗎?”
天啟皇帝是不願意呆在皇宮裡的。雖然自己批了一百萬兩,可是看到皇宮裡每天佈置。天啟皇帝總是覺得肉疼。現在朝廷上下都在忙著賞賜的事情,自然沒有了天啟皇帝什麼事情。快過中秋節了,也沒有人在這個時候找天啟皇帝的麻煩,天啟皇帝這個時候怎麼可能回皇宮。
雖然心裡對駱思恭那邊的進展也很關心,可是既然沒有訊息傳來,天啟皇帝也沒有辦法。
“回公子。城裡都在準備過節,不過進京趕考的舉子已經到了京城,所以今年的節日也要更加熱鬧一些。況且大明聖明天子在位,今年接連打了幾個打勝仗,百姓們都非常的高興。”陳林獻媚的看著天啟皇帝。笑著說道。
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天啟皇帝把自己的小墨鏡帶上,這可是天啟皇帝讓將作監花費了很多心血製造的。現在走在街上可謂百分百回頭率,不過頂這個大太陽,天啟皇帝覺得自己還是戴著一點的好。
前世的時候總是看電視劇中的紈絝少爺,帶著墨鏡,拿著扇子,帶著打手,走在大街上。無路走到哪裡都是鳥獸散,天啟皇帝此時就正在找這種感覺。
略微沉吟了一些,天啟皇帝笑著問道:“京城裡有沒有這些人經常去的地方?我們也去看看,看看我們大明朝的青年才俊。”
在無數的作品裡,主角光環都是在這個時候顯現的,外出一次肯定有奇遇。如果這次能夠遇到什麼經天緯地之才,那也是說不定的,天啟皇帝可謂興趣迥然。
略微沉吟了一下,陳林笑著說道:“公子問這樣的地方,那就只有一個了,原本是有兩個的。一個是原本的風月樓,另一個就是現在的望江樓。風月樓現在已經是龍昌商號的龍昌樓了,望江樓聽說也換了東家,好像也被龍昌商號買去了。不過因為地理位置好,又是文人聚集之地,今年計程車子們聚會的地點大部分都選在望江樓,那裡也會不定期的舉辦詩會。”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啟皇帝笑著說道:“那我們就去望江樓吧!本公子要去看看我大明的青年才俊。”
一邊的王承恩一聽天啟皇帝要去望江樓,他的心裡也鬆了一口氣,在他看來文人士子聚集之地,才是天啟皇帝應該去的地方。那裡相對也也要安全一些,便連忙笑著說道:“望江樓好!”說著又將目光看向陳琳,催促道:“還不在前面帶路!”
陳林眼睛微微一縮,不過是神色卻是絲毫沒有變化,對著王承恩獻媚的笑了笑,笑嘻嘻的說道:“好嘞!小的在前面帶路,公子也這邊請。”
一行人也沒有耽擱,直接奔著望江樓就去了。
說起望江樓,在京城很少有人不知道,在南三門護城河邊上。樓高四層,在這個時代是非常少有的高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