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軍機處經過商議,西北邊已經韃子已經不成氣候。遼東建奴也不過是刀俎之肉。九邊置兵百萬,便以足夠。更具作戰區域的不同,軍隊數量可有適當增減,總數維持在百萬即可。不過這樣一來,朝廷錢糧一時恐怕難以為繼啊!”定國公很是淡然的說道。絲毫不顧及一邊大臣臉上的豬肝色。
百萬大軍,按道理說是不多,分到九邊,每一處顯得就更少了。可是太祖時期,大明全國不過一百八十萬的軍隊,成祖時期雖然超過兩百萬,可那是全國啊!在成祖之後,在籍的軍戶人數雖然三四百萬,可是大家新林都清楚,在籍和世界上是兩回事。
萬曆時張居正曾經統計過,大明實際上的軍力不過一百二十萬而已!其中還有很多是空餉和缺額,嘉靖年間最是不堪,南方倭寇之患,北方俺達。現在光在九邊就要置兵百萬,而且不是屯兵,全都是募兵和營兵,這個數字已經把很多人都下傻了!
天啟皇帝倒是贊同的點了點頭,對於百萬大軍天啟皇帝是沒有什麼概念,不過北方有多大他知道。九鎮分駐,每鎮不過十萬人而已,其中還有各個小城,細分下去也沒有多少。當然這不過是守邊部隊,真要對外擴張,對韃子用兵,那是要靠三大營的。
土木堡一戰,三大營精銳盡失,不過天啟皇帝相信,三大營很快就能恢復。九鎮百萬兵,防守已經沒有問題,甚至出戰問題也不大。
“皇上,臣有本奏!”天啟皇帝剛要點頭,戶部侍郎陳燁便站了出來,雖然額頭上都是汗水,心裡也在打鼓,可是還是站了出來。
“原來是陳愛卿,愛卿有什麼話儘管講!”對於這種能辦實事的官員,哪怕有些毛病,天啟皇帝也能適當的包容。反而是鄒誠那樣的,天啟皇帝容忍度很低。
陳燁其實心裡也在叫苦,不過官應震不再京城,這個頭還是得自己出。給天啟皇帝行了一禮,陳燁沉聲道:“皇上,九邊置軍百萬,不但能夠保證韃子不敢犯邊,恐怕還能逐漸向北蠶食韃子的地盤。時機成熟時還可組織兵力北征韃子,已覆成祖的容光。”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啟皇帝心裡自然也有這個念想,當然不會傻到百萬大軍北征韃子。除了隋煬帝,哪個傻蛋會這麼做,倒是號稱百萬的一大堆。精銳二十萬,已經是最大限度了,或者十五萬正合適。
“皇上,凡是需量力而行,現如今朝廷入不敷出,國庫空虛。皇上自登基以來,勵精圖治,國庫雖然沒有存銀,卻也能做到收支平衡。臣草草的計算了一下,如果在九邊置軍百萬,每年光糧草餉銀便需兩千萬兩之巨。這還不算軍士的鎧甲、兵器,火器建城的開銷更不用說。皇上,國庫吃不消啊!”說道最後,陳燁已經跪在地地上,臉上帶著幾分愧疚的神色。
前面描繪的那麼美好,說道後來沒錢,陳燁這個戶部侍郎都覺得臉上發燙。大明朝這麼大,國庫怎麼就沒錢?當初太祖剛剛登基,國家百廢待興,也能養得起兩百萬軍隊。到現在兩百多年了,國庫居然區區兩千萬兩都拿不出來!
看著痛苦流涕的陳燁,天啟皇帝心裡也不是滋味,陳燁的哭聲十分的低沉,可以看的出完全發自內心的。想想大明兩百多年的歷史,天啟皇帝也很是感慨,一個這麼有骨氣的國家,最後落到那一個下場。
慢慢的走下龍書案,天啟皇帝將陳燁攙扶了起來,笑著說道:“愛卿為國之心,朕以知之,愛卿乃國之棟樑!”說著將頭轉向一邊的王成恩,吩咐道:“朕記得前幾天上貢來一塊上好的玉如意,去拿出來上次給陳愛卿!”
“皇上,臣無功受祿,愧不敢當!”陳燁連忙開口道,這玉如意賞賜意義可是大於本身啊!
“好了,愛卿不必過於擔心,朝廷很快就會有錢的。國庫現在沒有銀子,沒關係,很快就有了。九邊的邊餉,朕和愛卿一起想辦法,總能有的。再說朕的內庫裡還有銀子,暫時還夠用!”將王承恩拿過的玉如意送給陳燁,天啟皇帝也慢慢的轉身回到了龍椅上。
安撫完了陳燁,天啟皇帝再一次把目光看向了定國公,沉聲道:“愛卿,你認為九邊改制應該做怎麼做?”
“回皇上,遼東已經改制完成,可以將其餘九鎮,全部按遼東處置。由距離遼東最近的宣府開始,依次向西!”這件事情定國公早就胸有成竹,自然順暢的道。
緩緩的點了點頭,定國公的主意確實不錯,天啟皇帝便笑著道:“那愛卿以為這件事情,交給何人辦理最合適?”
“啟奏皇上,軍機處首輔軍機大臣孫承宗,在軍中素有威望,可擔此眾人。臣自請前往大同,一東一西,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