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療養戰亂傷痕企圖重新出發的人而言,是最佳場所。在戰爭剛結東後,吳下馬戲團經歷過這麼一段蟄伏時期,好不容易到了昭和二十五年,才以北海道為中心,慢慢展開活動。”
“呂氏兄弟是在這段期間加入?”
“是的。他們可能是聽人談及的吧!主動前來,表示實在無法謀生,不管做什麼工作都好,希望能夠加入馬戲團。一方面,我們當時的狀況也不能對入團者有所桃選,畢竟能否再開始馬戲團的表演都是一大問題,因此就讓他們加入。”
“但是,所謂的馬戲團,若無特殊才藝是無法進入的,不是嗎?譬如空中飛人,或者走鋼索等等。”
“不,或許大家都是這樣想,事實上卻絕非如此,團員皆是很平凡的人。當然,運動神經太糟的人是不可能,除此之外,只要每天訓練,任誰都可以做到的——當然,需要某種程度的年輕。”
“哦,是這樣嗎?”
“沒錯。但,呂氏兄弟兩人皆有自己的專長,弟弟運動神經極佳,身材又好,臂力也夠;哥哥身材雖矮,卻適合當馬戲團的小丑,而且又很會吹奏口琴,至於倒立或翻滾,只要稍加訓練馬上可以學會。”
“原來如此。這麼說,他們自昭和二十二年至三十二年的十年間都待在吳下馬戲團?”
“是的。”
“這中間,呂泰明迷戀上櫻井佳子?”
“可以這麼說。櫻井是團員森川夫妻在戰爭期間收養的孤兒,不過當時已經相當大了,人也變漂亮了。第一次和呂氏兄弟見面時,她可能才十四歲吧!是小女孩,但,接來很快長大,也變漂亮了……”
“那麼,她也喜歡呂泰明嗎?”
“最初,我想是櫻井佳子喜歡上泰明吧!這是因為團員們大部分都已結婚,在昭和三十年前後,單身未婚的應該只有呂氏兄弟。”
“八坂先生你呢?”
“我也結婚,育有子女了。還有一點,團員之間彼此戀愛結婚乃是極正常之事,甚至還很受歡迎,因為如此一來,團員就不會為了結婚而離開了。也有團員在演出當地和迷戀上他的女性結婚,那種情形下,妻子也會加入馬戲團一起至各地,等於又增加一位夥伴。”
“那,呂泰明也……”
“是的,當櫻井佳子成年,變成團裡的招牌大明星時,泰明也認真考慮了,因為那傢伙是很嚴肅的男人,謹慎、老成持重、誠實。團長和我們也逐漸盼望兩人能夠結婚,因為當時佳子大受歡迎,到處都有人誘惑她,也有人來馬戲團提親,由於她是團裡的搖錢樹,一旦被帶走就麻煩了,所以我們皆希望她能和泰明在一起而留在團裡。畢竟,馬戲團如果少了她,觀眾肯定會少掉很多……泰明認為,既然大家都這樣希望,也……只不過,最初他真的非常苦惱。”
“原因何在?是因為他是外國人?”
“以結果而論,這正是問題重點,卻不是世間一般認為的那種意義。一般人可能覺得他是韓國籍而有問題,不過在團裡,那完全不是問題。泰明苦惱的乃是,他曾經發誓要和哥哥泰永一起回國!那兩兄弟自戰爭期間就歷盡千辛萬苦,之所以打算一起回韓國,其中存在著我們日本人實在無法理解的堅定決心,而他們也一直是咬緊牙根地朝這個目標前進。但,弟弟單獨娶日本女性為妻的留在日本,很明顯是破壞兩人的誓言,所以泰明非常苦惱,我多次親眼見到他獨自苦悶的樣子。”
“這麼說,呂氏兄弟是認為儘量在吳下馬戲團存錢,但是終有一天要回國?”
“是的。但,不只是那樣!後來泰明喜歡上佳子,他也曾對我表白,說自己喜歡佳子,願意為她做任阿事,甚至可以為她而死。我什麼話也不能說,我實在想不到他會為此而那樣苦悶。”
“櫻井佳子呢?”
“問題就在這裡,現在回想起來,那女孩可能不是這種想法吧!至少,她並非真正喜歡泰明。也不知那女孩是否因為有悲慘的過去,內心不會相信別人,而且喜歡玩弄別人的心,或許是由於太受歡迎才產生傲慢心理也不一定吧……
“但是,泰明逐漸產生真感情了。最初是佳子喜歡他,可是,我覺得後來她反而慢慢冷淡……而且,似乎開始認為不該和其他團員在一起,和同屬團員的泰明結婚,永遠脫離不了馬戲團的行旅生活。不管怎麼說,馬戲團的嚴格訓練還是很辛苦……
“她彷彿嚮往著奢華的生活,也曾經開玩笑般的對我說過,希望能夠一直往在東京,不需再練習騎球,過輕鬆、悠閒的日子……本來我以為那是一般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