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在所謂的“常識”中,重要的一項就是認為買東西不如搶東西。搶東西多好啊!不用花錢,白白得到財物。可是,搶怎麼會是“白白”的呢?實際上,搶的成本很高,而且成效很小。被搶者會反抗,會逃跑,會消極抵抗。如果你可以搶劫微軟公司的話,在搶劫到Windows 98以後,你還能指望蓋茨們為你努力開發出Windows XP嗎?在這個世界上,真正有財富實力的,不是那些強盜,而是企業家。真正富裕的國家,不是充滿了強盜的國家,而是擁有更多企業家的國家。

可惜,很多人認識不到這一點。不過,雖然認識不到,但他們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不會去到處搶劫。他們雖然缺乏理解能力,但並不缺乏實踐智慧。但是,在對那些不屬於他們直接生活範圍的問題,比如是否選擇自由貿易,是否接受全球化等問題表態時,他們往往就會表現出理解力的侷限。他們懷疑貿易的功能,認為貿易是一種等而下之、不得已的辦法,不是獲得財物的最佳途徑。他們認為強者不需要貿易,而弱者只能在貿易中受害,所以,如果有可能,最好透過非貿易的手段,比如征服和劫掠去獲利,那樣才能保證穩賺不賠。

他們肯定是錯了。邏輯和事實都表明,想要得到一樣東西,花錢去買是最好的辦法。透過人們之間的自由交換把社會組織起來的自由市場制度不僅可以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也同時會實現人際關係的最佳化,最大限度地鼓勵創新和服務,並把社會中的暴力因素降到最低。貿易天生是化解戰爭、創造和平的因素。

自由貿易與其說是人類的發明,不如說是人類的發現。人類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起了更大範圍的社會。在回顧歷史時,才會認識到自由貿易在這個過程中的核心作用。如果沒有自由貿易,人類只能侷限在小得多的團體中生活,並伴以原始的落後狀態。

邏輯已經充分證明了自由市場制度的優越,而無數的事實也無數次地證實了這一點。已經不需要更充分的證明了。需要的就是把把自由變為一種信念,始終在社會生活中貫徹和堅持。

明朝人的市場經濟觀念

明代小說中,普通市井商人的生活第一次被大量描述。讀這些小說,我驚異地發現,三四百年前的明朝人,對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這種認識水平往往是今天的人還沒有達到的。

近來,國內一些地方的糧油價格出現上漲。上漲的幅度並不大,但這是近幾年來少有的價格上漲,因此成為了輿論關注的重點之一。政府採取的措施是拋售儲備糧,也就是增加市場供應量。這是正確的應對措施。透過政府的這個措施可以看出,經過多年的市場經濟實踐,有關部門對市場與價格的規律有了相當水平的認識,不再動輒採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預市場了。政府已經意識到,即使想在市場中有所行動,最好的辦法也是遵照市場經濟的規律,以市場交易者之一的角色行事,而不是試圖壓制自願交易,人為控制市場。

古代中國(4)

當然,還是不要過早斷言政府已經徹底放棄了以行政干預市場的打算。畢竟,糧油價格上漲的幅度並不大。假如價格進一步上漲,這時,是否會出現如限價令那樣的反市場措施,還是一件有待觀察的事情。依然廣泛存在有民間輿論,要求政府在必要時推出價格限令。在許多人看來,假如一切正常,市場當然可以自發運作,但是,如果出現瞭如價格大幅上漲,供應緊張等局面,這時,不能把緩解局勢的希望寄託在無法控制的市場自發運作上,這時需要的是精心設計的人為措施,比如價格禁令,流通限制等等。也就是說,發財致富可以靠市場,但是,基本穩定還是要靠政府。

一般以為,市場經濟是西方傳來的洋玩意兒,這種認識也是一些人動不動強調市場侷限性的心理基礎之一。既然是外國人的玩意兒,必定不會完全適應中國國情。可是實際上,市場經濟是建立在人類普遍行為規律上的社會體制,並不是西方特有的現象。如果沒有特殊的壓制和破壞,市場經濟總是頑強地在所有人類社會中出現。透過交換來謀求生活的改善,這是最頻繁進行的、不可能被徹底壓制的人類行為。

中國歷史上同樣普遍存在著市場經濟。不過,由於長期的專制統治,中國的市場經濟往往不能充分發育。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漢、宋、明、清等朝代,中國同樣有了頗為發達的市場經濟體制,貿易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商人們甚至去開拓海外的市場。但是,正史對商業頗為輕視,流傳下來的史料並不豐富。

明朝時,市場經濟和發達的貿易帶動了城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