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
不過就在這時,鄉鎮與公路的介面處卻湧來了一群中年男人、中年婦女。
“阿明!你個兔崽子,阿義跟我們一個鎮的你們都欺負,信不信我和你老爸一起把你趕出家門!”
這群中年男女是這群青年混混的父母,鄉鎮口有人看到“阿明”等人圍住**後,就去叫了他們父母來。
見父母來,那眼角有疤的“阿明”狠狠瞪了**一眼:“你給我記著!”
放完狠話,這群混混青年便紛紛上了摩托車,在他們父母趕過來前,騎車離了去。
**沒將阿明的威脅放在心上,他此時只是目光饒有興趣的看著自己的手腳,回憶著剛才那種感覺。
阿明等人的父母趕來後,急忙對**道歉,詢問有沒有傷到哪裡。
同個鎮子上的人都還是比較團結的,在聽到自家兒子要打**時,紛紛放下了手上的農活趕了過來。
**只見他們有些還穿著沾滿黑泥的水膠鞋,顯然之前正在田裡;有些則手上都是黃土,似乎在地裡忙農活。
大多數人都穿著幹活用的舊衣服就趕來了。
**本來也沒吃虧,也就沒有多糾纏這事,隨後就變成了一群中年人誇獎**有出息,上了高中,不像自己兒子那樣初中都沒畢業,以後有大出息記得照顧照顧之類的話。
**一一笑著應付。
等這群中年人離去後,**又在原地等了一會兒,進縣城的小巴士才終於到來,**旋即上了車。
……
當**從織縣汽車站出來時,已經上午11點多,快要中午放學。
他一邊慢慢朝姑媽家走,一邊仍然浸沉在之前的三個問題中。
前兩個問題暫時無解,金葉子的出現已經顛覆了他以往的認知,沒什麼頭緒。而最後一個問題,按理說,**只要給父親打電話詢問一下就好了。
但可惜,這麼簡單的事**卻無法做到,因為他找不到父親的聯絡方式。
對於父母,**只有小時候有些模糊印象,之後父母就外出了,這十幾年來從沒回來過,雖然每個月都有寄錢回來,並且時有打電話,但打過來的號碼再反撥回去卻總是空號,只有父母聯絡家裡,家裡卻無法聯絡上他們。
**每次跟父親通話,都是父親叮囑他記得每天睡前念那段發音。
以前雖然覺得奇怪,但**也沒深想,況且那段發音沒什麼害處,而且有助睡眠,也就聽之任之。
但現在,得到了這片金葉子後,**頓時覺得自己父親透著古怪,腦海中的印象變得神秘起來。
不過再覺得神秘,聯絡不上也沒辦法。
“先從這段字上面查好了。”
**輕吐一口氣,看著手中金葉子後面,那段變了內容的小字。
金葉子另一面的紋理無從下手,只能先找找這段小字屬於什麼文字了。
中午放學。
**像其他剛放學的學生一樣回來。
家裡,姑媽早已經準備好了飯菜。
織縣高中,因為學生大多數都是周圍鄉鎮的子弟,所以很多學生都是自己租房住,中午放學需要回租的房做吃的,有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寄宿在姑媽家,通常回來時姑媽就已經拿了準備好的飯菜回來。
姑媽一家三口,獨生女兒李靜讀縣一中高二,姑媽和姑父則在縣三中學校附近開了一個小餐館,因為家在縣一中這邊,為了女兒和**不大老遠跑到縣三中這邊,每天中午都在餐館裡打包好了飯菜送回來,等**兩人回來吃。
**跟李靜一樣,也就讀縣一中。
織縣有四所高中,分別為一、二、三、四中。
一中和二中學風較好,雖然偶爾也有打架鬥毆的事情,但相比這類事情經常發生的三中和四中,整體來說要好很多。
織縣周圍鄉鎮的學生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一二中。
但學風較好,代表著入學分數也高,中考不能達到分數線的,也只能遺憾的退而求其次,去三中和四中。
**因為從小異於常人的冷靜,學習有方,成績在鄉鎮里名列前茅,在整個織縣的學生中亦屬於前列,因為中考前早就商議好寄宿在姑媽家,於是就考了縣一中。
如今回想起來,**總覺得自己異於常人的冷靜,恐怕跟那段每晚必唸的發音有關。
跟表姐李靜相視無言的吃過飯後,**便揹著書包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