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8部分

是鳳毛麟角都不為過。

當能夠購買到民紅產品的患兒父母將這種感冒沖劑的神奇療效公佈到網路上時,掀起了巨大的波瀾。五塊錢基本就解決問題,頂多兩個療程十塊錢的支出,就能讓自己的寶寶遠離感冒疾病,獲得健康保障,如此神奇的藥品,怎麼不讓全國的父母們期待?

民紅藥業官方網站瞬間出現了海量的申請,這些建議和申請帖,無一不是要求民紅藥業迅速開辦網購服務。很多家長寧可辦理開通他們以前並不接受和熟悉的網銀服務,然後等待幾天的郵購延時,也要讓家裡儲備健康,因為民紅的藥足夠讓他們放心和信賴,因為他們愛自己的孩子。

所有的醫院和診所集體封殺民紅的這款藥,理由很充分,道理很現實,因為他們不願意關門大吉,醫生和診所工作人員不願意下崗。已經獲得實踐驗證的結果是,有民紅藥品銷售的地區,那些醫院的兒科已經門可羅雀,除了偶爾出現幾例非感冒發燒病症的患兒,兒科的醫生護士們上班的時候只能閒聊和看報紙,當然,他們聊得最多的是對民紅產品的驚歎和不滿,甚至有人還直接詛咒。

嬰幼兒患病最不好診治,因為他們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感覺和症狀,只能憑藉醫生的經驗和各種化驗判斷實際情況。流鼻涕感冒的嬰幼兒,到醫院後沒有一百來塊錢的花銷,別想淡定的走出醫院大門。嚴重不嚴重的病,都會被說得很嚴重,刺激年輕父母那驚慌柔弱的心,因此對醫生言聽計從,而稍微便宜些的診所,則直接開出頭孢類的抗生素,效果好是好,可嚴重損害了嬰幼兒本身的免疫系統。

一旦有感冒發燒和長時間的咳嗽,沒有幾百大洋甚至是上千大洋解決不了問題,小兒肺炎是最頻繁被父母們聽到的診斷,而採取強力抗生素甚至是留院治療,無論是花銷還是小兒承受的痛苦,都讓父母們心如滴血。

如今有了可以提升小兒自身免疫力的民紅產品,最普遍的小兒病症得到了解決,因此小孩不受苦,父母高興,只有醫院和診所無可奈何,這才是民紅產品受到阻擊的真正原因,一切緣於一個利字。

媒體也開始大版面報道和討論這種現象,在大力褒揚民紅藥業愛國精神的同時,也提出了另一種思想,一種基於社會層面的思想。

出現不顧及自身利益的企業,對整個行業而言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對社會的影響到底是正面作用更大,還是破壞作用更大?

民紅藥業的這種不顧行業規則的行為,到底算不算是一種叛逆?

這種具備有壟斷能力的產品,是否會破壞整體醫藥系統的平衡?是否會造成今後兒科的從業人員大幅度削減,影響到醫藥院校的兒科招生報考工作,進而為社會埋下隱患?

專家的文章寫得都很好,用觀點突出妙筆生花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如果作為一篇論文來看,無疑這些評論報道都極具價值。只是這些所謂的行業專家學者的文章,都被民眾習慣性的摒棄了,任你如何寫得好,在老百姓的眼裡看來就是一些無事生非、無病呻吟的傢伙,甚至一些偏激的民眾認為這些傢伙是拿了紅包在打擊民紅藥業。

很多地方的一些大醫院費盡心機,削尖腦袋的讓自己被評估為三甲醫院,然後所有的收費標準迅速攀升,在民眾質疑“同樣的醫生,同樣的裝置和服務,怎麼評上‘三甲’後收費高了那麼多?這不是明顯的漲價麼?”的時候,用國家宏觀調控來搪塞和解釋,一句“國家讓病人繁多、服務壓力大的醫院評定高階別,進而以價格槓桿將一部分普通疾病和對醫院技術和裝置要求不高的病人分流到其它小型醫院和社群醫院。”就將自己的問題撇得乾乾淨淨,依然笑著收費數錢。

老百姓可不這麼認為,以前沒有評上三甲醫院的時候,不是一樣能夠運營自如?他們用樸素的思維方式,就能夠知道誰是真正為他們考慮的人和企業,他們應該喜歡誰支援誰。

因此,網路上的普通民眾一方面極力鄙視那些賺取了巨大利潤的廠家經銷商和藥店,鄙視收費高昂的醫院和診所,另一方面則強烈要求民紅藥業開辦網購服務,更要求民紅藥業多生產能夠讓老百姓得到實惠和健康的藥品,單一的“小兒感冒沖劑”已經不能夠滿足他們的願望了。

相對而言,成都市、北京市、延吉市、元謀縣和湖南省的老百姓是幸福的,至少他們不用為幾歲的孩子花費巨大去看感冒發燒,更不用擔心孩子治病時的痛楚,民紅的產品實在是太神奇了。

每次接到電話,林耀都對民紅企劃部的網購服務建議直接否決,在他看來,生產規模還沒上去的時候,開辦全國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