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了。才把宣紙摺好,封起來。
“來人,把這封信送到太傅府第!”
方雲信封交到了府裡下人手中。片刻後,一匹快馬馳出了四方侯府。
“張英,能做的已經做了。接下來,就看你自己的了。”
方雲望著忠信侯府的方向,心中喃然道。
太傅地位尊崇,方雲只不過是一名士子。兩人的身份根本不對等。方雲也只能以一種點到即止的方式,推薦張英。對於太傅這樣的存在,說得太多,太明顯,只會適得其反。
對於張英拜入太傅門下,方雲還是極富信心。原因很簡單,因為在方雲前世的記憶中,張英就是在最後的幾年,拜入了太傅門下。而現在,方雲只不過用手一推,把這個時間提前了。
所謂法理不外乎人情。儒家以仁和禮著稱,相信考察過張英的品性後,太傅不會拒絕這個“舉薦”。
太傅禮帖的事情解決後,武穆的事情就比較簡單了!
方雲既然決定加入大周軍伍,本身就表示了接受武穆的意思。倒不用像儒家那樣,有什麼顧慮。
武穆地位尊崇,能屈尊行貴,替大哥和福康公主,入宮面聖,全力撮合。單單這件事情,就足以贏得方雲的感激了。
微一沉思,方雲立即揮毫鋪墨,草書的一封書信。
“來人,備馬車。”
馬車從四方侯府出發後,並沒有前往武穆府,而是去了上京城中,特為將軍們設立的都鐸館。
一番詢問後,方雲終於見到了七殺殿的主考官李冀。當日,武穆的禮帖,就是此人送上四方侯府的。
“方雲,見過李大人。”
“方雲!”
李冀正在房中喝酒,猛的看到方雲,瞪大了眼睛,一臉意外和驚喜。
“進來,快進來……稀客啊!”
元宵,武試計程車子中,也就方雲和寥寥幾個士子,李冀留下了印象。
其中,方雲更因為大理寺三堂會審一事,鬧得滿城風雪,人盡皆知。
元宵節的那場武試,給李冀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李冀一直覺得,以方雲的能力,加入軍伍,才是最好的選擇。方雲在沙盤推演上擊敗了楊弘,更是加深了他的這種認知和看法。
方雲跨過門檻,走了進來。
“來,坐。喝酒還是喝茶?”李冀問道。
“隨意吧。”
李冀立即給方雲倒了一碗酒:“元宵,節過後,很久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