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至9日的兩三天時間裡,為公司拍攝自己的自傳,地點選在她曾經就讀過的玫瑰崗中學。
5月7日,翁美玲的生日,一個人度過。
5月10日晚上,翁美玲在悶悶不樂的心境中找了鄒世龍去跳舞,鄒乘機約她次日去澳門玩一天。
5月11日,翁美玲與鄒世龍在澳門遊玩,而湯鎮業、吳君如、苗僑偉、戚美珍結伴出遊,被記者拍到,成為第二天報紙的熱門新聞。
5月12日,由澳門返回香港。
5月13日上午11∶00時,記者曾到翁美玲家中採訪,拿湯鎮業與吳君如的照片問翁美玲有何感受,翁美玲故作大方,說這沒什麼。下午到片場開工與記者見面,並拍照、聊天,全無異狀。當晚,翁美玲獨自坐公司的車回家後,CALL湯鎮業,湯鎮業並沒有回覆。翁美玲在尋呼臺上留言說,如果不復機,將永遠聽不到她的聲音。
5月14日,凌晨2時,打電話給鄒世龍,說自己十分辛苦,活著沒意思。當晚鄒曾到翁美玲家樓下探望,但沒能進入。早上7點,鄒世龍破門而入,發現翁美玲在家中因煤氣中毒而身亡。在日曆牌上,留著一句話:DARING I LOVE YOU。
5月19日,上午11∶00,翁美玲的大殮儀式。影視圈人士、記者、親友等三百多人到靈堂致祭,逾萬市民在殯儀館送行。湯鎮業將一朵玫瑰花插在翁美玲的髮鬢上,再把十一朵玫瑰花放在棺蓋上,將一把梳子折成兩半,甩掉梳尾,將梳頭留在棺內,完全把翁美玲視為亡妻進行超度。
5月28日,骨灰返英國安葬。
6月3日,在英國劍橋大學城劍橋新市場天主教墓地安葬。
10月26日至11月4日,在倫敦唐人街紀念翁美玲遺作慈善展,展出陳景先生筆下的翁美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如何做開心的翁迷(1)
郭思蓉
我是1980年出生的,雖然是屬於70;80一代的人,但由於各種原因,我卻從未看過金庸的書,也從未看過83版及其它版的《射鵰英雄傳》。所以,對小時候那種整村的人為看《射鵰》而出現的萬人空巷的場面沒有印象。
我真正看《射鵰》是在2005年12月底,那時我正讀研究生,當然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也還沒有畢業。我寢室一位同學不知怎麼弄來了34集的《射鵰》,就在那裡看。沒想到他一發不可收拾。每天晚上看到很晚,且早上起來一邊撩開蚊帳,一邊就說:“不錯,太好了!”我說:“你怎麼自言自語啊,什麼不錯啊!”“黃蓉啊,太可愛了。”我說:“你都是有女朋友的人了,還有什麼女人比你女朋友好啊。”“哎,蓉兒太招人疼了,叫人愛不釋手啊!”其實我這位室友已經有幾任女朋友了。何況他一向大男子主義,對女朋友一向很兇。看了《射鵰》之後,人怎麼變瘋了似的。從那天開始,他每天早上起來就對我講一些關於《射鵰》的故事。在他沒有看完《射鵰》之前,他整個人都呆了,傻了,以前挺精神一個人,怎麼變成這樣了呢?好像中了邪似的,早上起來直髮呆,似乎在想念什麼。每天都是說蓉兒好,直罵人家郭靖。在這期間,我也曾跟他看了一集。那集正好是蓉兒扮成小乞丐與一個傻乎乎的,但心地善良的人在一起。由於要考試,還有許多論文要寫,就去睡了。但那時小乞丐已經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特別是蓉兒恢復女兒身時叫靖哥哥的那一聲,真把我迷住了。所以我也下定決心,考完後去看一下《射鵰》。在考試之前的一天,我心情特別煩悶,就跟室友一起看《射鵰》,那時已經到了華山論劍。雖然沒看全,只看後面幾集,但在那天之後,我便也深深喜歡上了《射鵰》,喜歡上了蓉兒。我怎麼會喜歡蓉兒,喜歡《射鵰》呢。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蓉兒有什麼好呢?把我弄得魂牽夢繞的。好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雖然只看幾集,但每次我都盼望郭靖跟黃蓉在一起,盼望蓉兒出現。因為她一出現就會帶來快樂,那種感覺叫愛不釋手;她不在了,期盼著蓉兒趕快回到場景中來,失落感便湧上心頭,那種感覺叫“望穿秋水”。
第二天,我便到網上查有關《射鵰》的訊息,但網頁上出現了一個叫翁美玲的名字。我想這人是誰啊?跟《射鵰》有什麼關係。進一步查閱之後,才發現翁美玲就是我們的蓉兒。但當我看到她已經於二十年前就離我們遠去時,我心碎了……我偷偷地哭了(這麼大了,還是第一次呢)。
我曾經笑室友發瘋,魂不守舍,但室友已經從中擺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