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林比武招親而去。”李楓俊面一紅,說道:“在下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又怎敢在人前現醜?只是聽說我福綿一鎮俊彥之士齊聚杏子林,皆為呂大小姐而來,在下心中仰慕,這才前來一看。”趙仲謀道:“原來如此。不過在下聽說這呂家小姐非但容貌出眾,琴棋書畫也樣樣皆精,以她這般才學理應以文論侶,尋個象兄臺這般溫文而雅的男子相匹配才是,為何竟會打出面‘比武招親’的旗子?”李楓忙道:“趙兄弟過獎了,在下愧不敢當。不過各人喜好不同,有的愛賢,有的貪財,有的重文,有的好武,想來這呂老爺多半是個好武之人吧,這才有此比武招親之舉。”趙舉仲謀道:“原來如此,多謝兄臺指教。”
李楓道:“那趙兄弟此去,可是為了呂大小姐?”趙仲謀道:“不錯。在下聽說呂大小姐品貌出眾,早生仰慕之心,今日又適逢其會,故而想上前一試。”李楓道:“在下祝趙兄弟此行終得如願。”趙仲謀道:“其實這也是我‘瘌蛤蟆想吃天鵝肉’,憑在下的才智武功,原是萬萬配不上呂大小姐的。”李楓道:“能說出這等自謙的話來,足以說明你趙兄弟人品出眾。今日比試你若能奪魁,於呂大小姐而言,當是最大的幸事了。”趙仲謀道:“兄臺過獎了。”言談間,二人已到了杏子林中。
二人見前面五十步外搭起了一座十數丈見方的高臺,臺上錦繡橫幅上寫著四個大字:比武招親。臺下黑壓壓的擠滿了從四面趕來的年輕人,只怕有七八百人還不止。眾人一個個衣著光鮮,躍躍欲試,眼見時候漸近,卻遲遲不見美人芳蹤,不由得心下煩躁,議論紛紛。趙、李二人尋個清靜的所在,拭目遙望,且看今日的比武招親,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過了一盞茶的功夫,一人身著紅衣走上臺來,眾人只道是呂大小姐親臨,不由得一陣騷亂,一齊向臺前擠近數尺。趙仲謀遙向臺上那人一看,只見那人額上全是皺紋,頷下留著一叢花白鬍子,神色雖是和善,論年紀卻已在半百之外了,又哪是什麼絕色佳人!只聽人群中一人低聲說道:“原來是呂言來了。”言語間,失望之情溢於言表。但前面的人看清了來人,後面個矮的卻還不知,只道是呂家的大小姐來與眾人相見,只一個勁地向前擠,直擠得身側之人站都站不住腳。一人罵道:“擠什麼擠,還早著呢!”一個身形矮小的少年從人群中擠出身來,說道:“你們不也是擠到前面來的麼?”此言一出,頓時將身側眾人一齊得罪了。一人罵道:“小子,我們擠上前來,那是來比武招親的,你這乳臭未乾的小子又來作甚?”那人答道:“我自然也是來招親的!”一人說道:“小娃娃,你身子都還沒長成,就敢來招親啊?”身側又一人笑道:“小娃娃,人家呂家招了親可是想抱外孫的,就算這比武僥倖讓你給贏了,你能讓呂家添得了孩兒麼?”身側眾人一陣大笑。那人卻也不甘示弱,說道:“這個容易,叫你們家大妹子今兒晚上陪我一夜,那不就什麼都知道了?待我娶了呂家大小姐,我收她們做二房、三房也就是了!”眾人又一陣大笑,先前那二人心下大忿,卻又說不過他,一齊飛腿向他踢去,那人一閃身避了過去,轉身躲到別處去了。
卻聽臺上呂言說道:“今天是小女比武招親的好日子,承諸位英雄不棄,前來捧場,在下感激不盡!”說著向臺下眾人拱手行禮。呂言繼續說道:“小女呂茵,年過二八,已到了婚嫁的年齡,人品才貌都還過得去,一直想尋個武藝出眾的英雄人物相匹配,卻未能如願。想來多半是那些成名英雄早有了家室,而少年英雄又看不上小女蒲柳之質,以致如此。不得已之下,在下與小女商議,定下這比武招親的辦法,希望姻緣天定,由月老為我呂家選出一位少年英雄,以託付小女的終身。臺下男子,只要未曾娶妻,年齡又在十六歲到二十五歲之間,均可參加比試。”
臺下有人不禁大聲說道:“泰山老兒,閒話就別多說了,快說怎麼比吧,我娘還等我領著新娘子回家呢!”又一人說道:“別羅嗦了,太陽都老高了,再等下去,非誤了我的洞房花燭不可!”眾人一齊道:“快說,怎麼比!”呂老爺示意大家暫勿吵嚷,大聲說道:“其實比試的方法再簡單不過:離此臺一百步外東西各有一隻箭靶,比試者上臺連發三箭,若能射中箭靶,便算獲勝,若三箭皆中者有二人以上,以射中紅心者為勝。”
眾人一聽,不由得心頭一涼,暗想百步之外射中這五尺寬的箭靶,這又談何容易!看來這呂家的小姐可真不是那麼好娶的。呂言道:“方法既已說明,比試這便開始吧,請諸位英雄上臺!”此言一出,人聲頓寂,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是誰也不敢跨上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