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院出來,時間已經不早了,在黃家人的熱情款待下,孟子濤享用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在餐桌上,孟子濤也給黃家人交了底,他最多隻能延長老人兩年的性命,如果老人心態不好,時間肯定會縮短,但心態好的話,三五年不成問題,甚至有可能創造生命的奇蹟。
黃家人對孟子濤表示了感謝,事實上,他們對這個結果半信半疑,但老人執意要出院,他們也只能把希望放到孟子濤身上了,算是死馬當活馬醫了。
由於時間的關係,原本要去找瓷片作者女兒的打算,肯定來不及了,孟子濤乾脆在自己下榻的酒店給阿夏也開了一個房間,準備等明天吃了早飯一起去。
第二天,孟子濤和阿夏卻撲了個空,原來,製作者的女兒已經搬家了,據鄰居說,小姑娘準備繼承父親的遺志,學好燒瓷的手藝,並且發揚光大,所以變賣了家產,去鄉下開了一家窯廠。
從鄰居那打聽到窯廠的地址,他們又繼續出發,兩人才算是來到了目的地,一個山清水秀的小山村,窯廠就坐落在村子靠山的位置。
燒造瓷器,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窯廠的場地也很重要,容不得半分馬虎。
不過榕城這個地方,在古代就是著名的制窯基地,埋藏在地下的文物豐富,散落在榕城大地上的古窯址可謂是星羅棋佈。
比如義窯,浦口窯,東張窯,懷安窯,宦溪窯等等,這些窯場所燒造的陶瓷,遠銷海外,使之成為榕城“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陶瓷生產基地和陶瓷供貨地。
這個山村雖小,但窯廠卻不少,看到孟子濤他們從車上下來,就有人上前詢問,是否要訂製瓷器。
孟子濤婉言謝絕,隨後詢問小姑娘的窯廠,對方到是沒有變臉,給孟子濤指了方位。
“其實那小姑娘水平並不高,如果老闆想要訂製好貨的話可以來找我,我家就在那邊,您也可以打我的電話。”
那人給了孟子濤一張自己的名片,也不多嘴,便走了。
潘笑燕就是孟子濤他們要找的人,她的窯廠不大,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且工人們的工作態度都不錯,工序也安排的井井有條,如果不是潘笑燕背後有能人的話,說明她的管理能力確實不錯。
潘笑燕是個看起來有些精幹的小姑娘,資料上說她才二十三歲,能夠把窯廠辦起來,而且還辦的有聲有色,孟子濤還是挺佩服的。
潘笑燕本來以為孟子濤他們是來訂瓷器的,不過她還有些自知之名,在認出了孟子濤,她就瀉了氣。
“孟老師,想必您來找是有什麼事情吧?”
孟子濤點了點頭,隨即拿出了那塊瓷片:“事實上,我是因為這塊瓷片,想要見你父親一面,跟他探討一下技術,如果有可能的話,希望能夠和他合作,沒想到……”
潘笑燕聽了這番話,表情也有些陰鬱,她沉默了片刻,又強顏歡笑道:“孟老師,您來的不巧,或許早幾個月來,我父親就不會……算了,不說這事了,往事如煙,我一定會繼承我父親的技術,把它發揚光大!”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技術(下)
說到這裡,潘笑燕俏臉微微一紅:“當然,我現在的技術和我父親相比,差還有十萬八千里的距離,但我是不會氣餒的!”
孟子濤笑了笑:“你還年輕,我相信你應該是可以超過你父親的。”
“孟老師,別這麼說!”潘笑燕有些慚愧地擺了擺手:“事實上,我在這方面的天賦只是一般,只能靠勤奮來補拙。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達到我父親那樣的水平,況且……”
說到這裡,潘笑燕頓了頓,可能是想起了傷心事,眼中有些霧濛濛的。
半響,潘笑燕回過神來,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情。”
孟子濤微微一笑,岔開了話題,問潘笑燕道:“不知你父親有沒有作品留下來?”
“有的。”
“那我能否欣賞一下?”
潘笑燕表示可以,隨即就帶著他們來到窯廠的倉庫。
孟子濤注意到,倉庫裡幾個貨架上擺放著不少瓷器,看起來都比較普通,不過在靠近最裡面的一個貨架上,有幾件瓷器分外矚目。
潘笑燕介紹說:“當初我父親覺得是因為他製作的瓷器引起了別人窺視,這才導致家門不幸,所以把大部分瓷器賣的賣,砸的砸,只留下這幾件他捨不得賣掉……”
一眼望去,孟子濤不禁有些驚歎,潘笑燕的父親主要研究宋朝的瓷器,留下來的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