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一看,孟子濤才發現,這塊石頭居然是一塊水晶原石。
田又奇見孟子濤看向那塊水晶原石,笑著說:“這塊水晶原石其實是我一位客戶,欠了我的錢抵押給我的,我覺得不錯,就放到在這裡當觀賞石。之前也有一些客人覺得不錯,想要買走,不過他們只是想以賭石的價格購買,我都沒有同意。”
可能大家覺得奇怪,難道水晶也有賭石嗎?
事實上,對於任何珠寶玉石來說,從原石的開採、收購、買賣,到生產加工後的銷售,全過程或多或少都存在“賭”的成分。水晶自然也不例外,過去人們並不將“賭”字用在水晶上,只是近年來翡翠賭石的風靡,才有了“賭水晶”的說法。
由於原石蒙有一層外皮,人們不可能一眼就看透裡邊的質地、成色,所以裡邊到底好不好在一定程度上也要靠運氣,這就有了“賭”性。
通常情況下,看到一塊水晶原石後(許多水晶原石的賣主會在原石上開一個小視窗,買家可以透過這個視窗進行觀察),購買者憑經驗來判斷裡邊的樣子,買下後將其切開,如果純淨度、透明度、顏色都很好,或者有獨特的包裹體,那可能就會價值不菲,而如果成色不好的話,那可能投入的錢就會打了水漂。
孟子濤走過去,看到原石上有個地方開了一個視窗:“這其實是一塊賭石吧?”
田又奇點頭道:“確實是一塊賭石,不過水晶的賭性不高,不像翡翠賭石那樣,純粹就是新入行的賭一下,對從業者來說,算不得什麼。”
孟子濤點了點頭,相比與翡翠,水晶確實沒什麼好賭的。
首先,翡翠原石可以賭,那是因為其內部的質地、種水、顏色變化莫測。即使是經驗豐富的人士也往往會失手,運氣成分太大了,所以有了“一刀窮,一刀富,一刀穿麻布”的戲稱。
而對於水晶來講,其原石多呈透明或半透明狀,而且內外差別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