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5部分

覺盛宴,每一幅書法作品都令我心生佩服。接下來,我先念一下現在的排名,果然,現在得分最多,排在第一的還是楊老的作品,如果照現在的趨勢,看來我的腰包是不用瘦身了。”

笑聲響起,孟成繼續念著排名,第二名是諸老,第三名是中年書法家吳衛家的行楷作品,他比較可惜,最後幾個字沒有處理好,要不然的話,他就算得不了楊老那樣的高分,也可以排到第二。

很快,孟成讀完了暫時的前十名,基本上現在排在前十的,都能夠獲得大家的認可,並沒有出乎大家的意料。

另外,並沒有觀眾能夠躋身進入前十名,最好的成績也就有21名,這也讓大家認清了書法好愛者和專業人士之間水平的差距。

“子濤,你什麼時候上臺?”任可欣問道。

“許老還沒上臺,我可不著急。”孟子濤笑著說道,其實說實在的,他到了現在還沒有做好準備,如果不是沒辦法,他都不想在現在這個場合出風頭,不過既然到了這裡,而且還是嘉賓之一,他不上臺就說不過去了。

“得,既然你這麼說,那老頭子我不上臺都不好意思了。”許有昊笑了笑,正好這個時候,前一位的作品點評好了,他起身打了招呼就走上臺。

許有昊精通的是楷書,但他今天沒有用他所擅長的,而是用草寫唐代詩人李德裕的《長安秋夜》。不過許有昊用的並不是單純的草書,而是行草,主要是他研究傅山和王鐸草書學來的。

傅山和王鐸草書都是從張芝和二王出來的,他們存世的臨帖作品幾乎全是草書,但在實際創作中他倆幾乎都採用行草化,就是用草書筆法寫行書,主要原因是明清展廳高大,尺幅大,筆畫簡約草書的結構不如筆畫多的行楷結構視覺衝擊力強。

其次傅山擅長用情創作,王鐸擅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