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0部分

沉香木擺件,剛開始味道還挺香的,但慢慢的就沒什麼味道飄出來了,我問朋友,他們告訴我,大多數的沉香都是有香味的。根據品級不同,產地不同,有的沉香的香味在常溫下就非常明顯,而有的則需要稍稍加溫後才會有明顯香氣。”

“後來,我又加了熱,發現香氣味道重了一些,像我朋友告訴我的情況,但我心裡又有些不太放心,所以今天一併帶來請你鑑定一下。”

孟子濤拿起這件沉香擺件,問道:“陳老先生,你剛才說的是沉香木嗎?”

陳淳點頭說是的。

孟子濤說道:“是這樣,嚴格的說法‘沉香木’並不是沉香,而是指沉香樹未結香的部分,也叫做白木。如果這麼說,沉香木是沒什麼香味的,除非樹齡超過十年以上,也許會有比較清淡的香味吧。所以說,很多人將‘沉香木’與“沉香”混為一談,同指一物顯然並不正確。”

說到這,孟子濤又問了一個問題:“你當初購買這沉香的時候,聞到的是什麼香味?”

陳淳回憶了片刻,說道:“很香吧,離一兩米都能聞得到。”

孟子濤說:“如果幾米以外就能聞到香氣的,95%都是假沉香。天然真沉香的香氣很特別,多為淡淡的清香,持久且不刺鼻,最關鍵的是香氣具有忽強忽弱的變化特性。有時似乎聞不到一點香味,有時又非常明顯。”

陳淳看了看自己的東西:“這麼說來,我這件沉香是假的嘍?”

孟子濤直言不諱道:“確實如此,我並沒有從它身上看到真正的沉香應該有的特點。”

接下來,孟子濤針對這件沉香,做了詳細的解釋。

陳淳聽了之後自嘲一笑道:“呵呵,當初我還以為自己撿到便宜了,看來撿便宜的應該是賣家啊。不過,我有一點搞不清楚,這到底是用什麼手法制作的呢?”

孟子濤說:“用專業點的話來說,這屬於是藥沉,它是經過長時間沉香油脂和香精浸泡加染色做出來的,材質只是一般的雜木,但硬度較高,好一點的也會用白木,用其做成的假沉香及沉香飾品表面看起來油性也很足,而且件件沉水,油脂也好,但油酯僅僅附在表面。”

“有一些商家還喜歡故弄玄虛,當著買家面用火燒或用明火靠近沉香,有時甚至能看見香體表面似有油脂溢位,以令消費者深信不疑。由於部分新手從未聞過沉香的味道,所以一旦面對各種雜木經過泡藥水、泡油做成的假沉香時,只要假沉香新增的染色劑和香料適度,新手便不能從成色和氣味辨出真假。”

陳淳連連點頭道:“你說對了,當初我買的時候,賣家確實還用打火機燒了一下,我看有油脂溢位,就深信不疑了,看來沉香這東西,還是要有一定專業知識才能買啊!”

孟子濤點頭道:“您說的對,這行現在確實魚龍混雜,如果沒有一點水平,很容易就著了道。”

陳淳有些鬱悶地把東西收起來。

孟子濤開口問道:“不知道你們還有什麼東西要鑑定嗎?”

“還有這個玉佩。”

陳淳從口袋裡拿出一塊玉佩放到孟子濤面前,解釋道:“這玉佩其實是和那幅畫一起的,我覺得還不錯,就給我女兒了,不過她卻說戴了之後身上會過敏,而且聞著玉佩有一股子怪味道,又還給了我。我這人嗅覺不是太靈敏,也能夠聞得到有些怪味,就一直丟在抽屜裡了,要不是昨天提起這幅畫,我都要忘記它了。”

一般的玉器是沒有怪味的,有怪味意味著不是出土文物,就是做了舊的。

於是,孟子濤戴上了手套,拿起了這塊玉佩,一看之下,心裡頓時驚訝起來。

這是一件神獸佩,玉佩器形上部由弧形璜面作扇形展開,做為神獸的冠,下部為獸面紋,中間自然形成一個不規則的扇狀孔,上部有兩個馬蹄形穿孔,與下部的單個馬蹄形穿孔連線,可供穿繩佩戴。

紋飾為變形的蟠螭紋和捲雲紋相結合,以相交的兩個長卷雲紋作神獸的眉毛和鼻樑,橢圓形的眼睛,變形捲雲紋作鼻子,兩個變形的蟠螭紋做出臉廓。

孟子濤之所以驚訝,是因為這塊玉佩從琢玉技法上來看,很不一般,除了保留傳統的細線陰刻與陰刻一面坡斜切法以外,較多的採用減地淺浮雕與陰刻相結合的手法、雙線陰刻以及剔地隱起的手法。

這是一種以多種動物紋樣集中在一起組成圖案的方法,以雙系拱形起嵴飾最為典型,遠看雲氣繚繞,近看神獸個性分明。

而且,技藝卓越的玉雕匠師用精煉、和諧而又突出的筆法,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