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濤笑道:“上水石多見,但像這樣優質,而且造型也優美的上水石就相當少見了。”
靳遊道:“我也是恰逢其會,而且也是我父親喜歡各類觀賞石,遇到了就把它買了下來。”
孟子濤說:“靳老福氣好,有您這樣孝順的兒子。”
靳遊客氣地說:“您過獎了,關鍵是我父親教育的好。”
靳阿福擺擺手:“老話不是說嘛,子孝父心寬,家和萬事興,這些都只是平常事,人就是要相互尊重,相互愛護,講親情、友情,現在生活壓大力,人人都需要精神支撐,需要親情、友情,有個能夠傾吐心生的地方,家正是這個地方。就像我這回,如果沒有老伴和兒女們的勸導,可能重病不起了。”
“好了,不提這事了,咱們走進去坐吧。”靳阿福由老伴推著,邀請孟子濤進屋。
第八百一十八章 逮到“耗子
孟子濤走進屋裡,只見這裡的裝修古色古香,而且隨處可見一些文玩藝術品,精美的觀賞石盆景,也很常見。
孟子濤笑道:“看來靳老對各種觀賞石也情有獨鍾啊。”
靳阿福笑道:“人如草木,無奈於紅塵中的輪迴,體會著人是的各種艱苦。而石則不然,它是永生與超然的。於是人與石之間,就有了一種後世前生的緣份。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我愛上了各種觀賞石。”
孟子濤點了點頭,自唐宋以來,士人騷客多寄情山水,而山水不易為人所遷,於是“咫尺有千里之勢”的觀賞石從那時起就悄然出現在書案條几之上,雅室廳堂之中。
在喧鬧市井,人們靜下心來,把玩形形色色的石頭,一種“一匱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處意生雲”的韻味會陡然縈繞心頭,“不如歸去”、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渴望得到滿足。而究其原因,有部分可能正如靳阿福所言。
見孟子濤對自己收藏的觀賞石感興趣,於是,靳阿福就給孟子濤仔細介紹自己的這些觀賞石盆景的來歷等等。
一番介紹之後,靳阿福說道:“孟老師,不知以專業的角度如何鑑賞觀賞石?我以前只憑自己的喜好購買觀賞石,難得今天有你這位專業人士,所以還想請教一下。”
孟子濤點了點頭,說道:“目前在賞石界有幾種觀點。有人根據多年的覓、藏、玩、賞之經驗,將觀賞石鑑賞分為四種賞石方式,可以使人們達到四種不同的境界:一為觀石,二為品鑑,三為筆鑑,四為悟鑑。有一些賞石界的人士認為目鑑、手鑑、耳鑑、心鑑等對於觀賞石鑑賞十分重要。”
“比如說目鑑就是用眼睛看,可以是帶著喜悅之情地觀賞,也可以是帶著探究和疑問來研究。目鑑主要是鑑賞觀賞石的造形、顏色、紋理、體量。品其瘦漏透皺之秀、五彩繽紛之色、變幻無窮之紋、大小雄奇之體、點線面之協調。”
“說到底,觀賞石還是要鑑賞者依照自己的知識水平、愛好和情趣出發,對觀賞石中固有的質、形、色、紋等客觀存在的事物作為觀察物件,形成一些直接感知的印象。如質地堅硬、顏色美麗清晰及人物、山水的形象等。”
“就像您說的,靠自己的喜好,再善於綜合各家觀點,靈活運用,就會悟到賞石之道了。”
靳阿福笑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專家到底是專家。”
孟子濤擺擺手,客氣了一番。
大家來到客廳坐下,靳阿福就對靳遊說:“你去我房間,把我箱子裡的那座觀石盆景拿過來。”
“好的。”
等靳遊走了,靳阿福說:“孟老師,這回的事情實在太謝謝你了,多餘的話我也不說了,我有座比較奇特的觀賞石盆景,想作為謝禮,還請你務必不要推辭。”
孟子濤先前已經擺出了自己的態度,也不想再多說什麼客氣的話,於是就委婉地表示先看了東西再說。
過了片刻,靳遊拿著一座觀賞石盆景來了,粗看好像沒什麼奇怪的,但近距離一看,孟子濤都忍不住驚訝起來。
這座觀賞石通體墨綠色,外表潤澤,體積不大,高三十多厘米,寬二十厘米左右,造型彷彿是一座挺拔的山峰一般。
看到這裡,一般人都不會覺得有多少驚奇,但如果山峰上還有大大小小相連的山峰和溝壑,組合成一副氣勢渾厚的山川畫卷,想必所有見到之人都會感到震驚吧!
神奇,太神奇了!
孟子濤仔細地看完這座觀賞石盆景,內心之中萬分感嘆,這塊觀賞石要說它是大自然生成的,他心裡都不敢相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