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5部分

,他還真不信孟子濤能挑出刺來。

孟子濤笑著說道:“其他到是不錯,只是這隻青花葡萄紋盤,不知道薛掌櫃是不是拿借了啊?”

薛文光冷笑道:“你都沒有上手,就知道它有問題?你還真夠厲害的,不愧為鄭老的高徒!”

孟子濤同樣也冷笑道:“實話告訴你,就算我沒有上手,也能看出這件瓷器並不是宣德民窯瓷器。”

“理由呢?”

“紋飾不對,葡萄紋不應該出現在這裡!”

“你這不是胡說八道嗎?葡萄紋大範圍應運在唐代就有了,你告訴我葡萄紋不應該出現在這裡,你不會腦子有問題嗎?”薛文光忍不住譏諷起來。

據專家考證,葡萄是漢代時從西域傳入我國的水果品種。葡萄作為紋樣,早在唐代就已經廣泛應用,最著名的就是銅鏡上的瑞獸葡萄紋。唐代把葡萄作為重要的裝飾紋樣,看重的是它的瑞相,因此也可以將葡萄稱作“瑞果”,以與“瑞獸”相對應。

在唐以前,我國的各種裝飾紋樣以動物為主。唐代開始,紋樣題材逐漸由動物為主向植物為主轉化。因此,唐代銅鏡上的“瑞獸葡萄紋”,可以看作是我國紋樣轉折期的一種經典組合。

葡萄紋應用的第二個高峰期是元代的青花瓷器。元青花主要用於出口中亞、西亞地區,而葡萄正是那些地區喜歡的紋樣,所以元青花上葡萄紋佔有較大的比例。

孟子濤對著薛文光說:“所以說你不學無術,確實,明早期的官窯瓷器繼承元青花的傳統,也有很多以葡萄為主的紋樣,其寓意也是一脈相承的‘瑞果’性質。然而在民窯青花瓷器上,情況就有所不同了。明代洪武、永、宣時期,民窯瓷器上幾乎見不到葡萄紋。直到成化開始,民窯瓷器上才大量出現葡萄紋。”

“民窯的葡萄紋與官窯的大不一樣,它們不再突出葡萄果實的瑞相,而是在強調葡萄的枝、葉、果、蔓等多個方面。顯然,民窯畫的葡萄紋,寓意已經不是吉祥‘瑞果’,而是另有新意。這一點,相關實物都能證實,你不知道完全是你孤陋寡聞!”

陸清鵬有些好奇地問道:“這是為什麼?”

孟子濤解釋道:“其實,這和一位叫嶽正的歷史人物有關。”

嶽正,字季方,他一生坎坷。正統十三年的科舉考試,嶽正會試第一,廷試第三。他為官正直豪邁,敢於直言,曾任內閣大學士。後因冒犯石亨、曹吉祥而遭到貶謫,一度還被流放。直到明憲宗成化初年才得以復職再度為官。嶽正愛好繪畫,尤擅畫葡萄,曾寫過一篇《畫葡萄說》。

孟子濤繼續說道:“嶽正在《畫葡萄說》對葡萄寓意做了總結,從葡萄的幹、節、枝、葉、蔓、果、味、屈伸等方面的特性,來比附君子做人、為官應有的品德。自從嶽正的‘葡萄說’出來之後,葡萄成了‘正人君子’的形象代表,在明代社會中影響巨大。許多文人以畫葡萄來抒發自己的‘君子’情懷。”

“明代中後期民窯瓷器上大量採用葡萄紋,應該說與嶽正的‘葡萄說’有很大關係,也是彰顯正人君子的寓意。這些民窯葡萄紋的特點是葡萄的枝幹、葉、蔓、果實等畫得較全,正是為了表現嶽正‘葡萄說’提到的君子各方面的品性。”

孟子濤說的有理有據,薛文光也有些詞窮,不過為了挽回,他又找到個理由:“你剛才也說了,明代洪武、永、宣時期,民窯瓷器上幾乎見不到葡萄紋,不是說一件都沒有。”

孟子濤冷笑道:“虧你說的出口,這瓷盤上的葡萄紋是什麼形象?根本就是從成化之後的民窯瓷器中發展出來的,你難道是神仙,能把後期的紋飾拿到明初去用?”

第七百九十八章 拍賣會的訊息

陸清鵬看了看無言以對的薛文光,隨即說道:“唔,關‘老師’先前也說的嘛,古玩打眼是很正常的情況,這六件瓷器裡應該只有一件有問題吧?”

聽到“老師”兩個字,薛文光羞的老臉不禁有些微微發紅,整個人非常尷尬,不過這個時候他還能說什麼,只能認了。

“哈哈,看來確實是我拿錯了,不知道孟掌櫃還覺得哪件瓷器有問題?”

“其它的嘛,等我看過再說了,陸老,你覺得呢?”

孟子濤到是沒想到薛文光移民到了香江,脾氣居然改了,如果是以前,他遇到這種情況,估計早就惱羞成怒馬上走人了,沒想到現在卻還能表現的若無其事的樣子,變化可夠大的,估計是當初他的店被砸了之後,心裡對有錢人有陰影了。

只不過,老話說的好,咬人的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