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的人才,可以不經科舉而選拔為官。
原本三路並舉,互相之間可以取長補短又能彼此制衡,也能防止百官結黨營私,下面人互相勾結,也可以任人唯賢,專才專用,比如治水,工程,造船,農商等,必須起用精於此道的人才為官,以免胡亂指揮而徒耗人力物力,遺禍天下。
只可惜如今文人一家獨大,更是因為歷次科舉,幾乎進士都被南方人包攬,天下官員竟然十之**都是出自南方,就連北方同為讀書人的文人都被排擠,更別說恩萌和雜流出身的了。
自古以來,地域性和文人本身就有互相依賴,互相結黨的習慣,此刻朝中大臣瞧不起靠家族權勢富貴而進身的勳貴子弟,但以往也無可奈何,畢竟永樂朝重武輕文。
隨著豪門子弟多年錦衣玉食,很多人不喜習武而轉為讀書,就如此時的張家子弟,或恩萌或科舉,開始大舉進入文臣之列,而天下承平,武將地位必不可免的要被削弱,就連帝王都開始收回各地兵權,重用文臣。
如此一來,原本文臣和武將之間就關係緊張,現在就越發的顯露出一系列弊端,就算是朝中閣臣為人清正廉潔,但一樣排斥勳貴子弟和雜流出身的官吏,等到了後期,更是水火不容,以至於土木堡之變,其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的大臣有意不作為,任由滿朝勳貴陪著皇帝去送死。
當然,其中原因複雜難明,幾乎都隨著時間湮滅,後人無從調查出真正原因,但事實證明,此一役,絕大多數靖難之役的豪門世家集體隕落,再不復往日榮耀,歷史上,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包括無數手握重權的武將,全都戰死沙場,連帶著眾多大太監集體一起跟著倒黴。
讀書人出身的文臣趁此良機,一舉掌握國家權柄,至此閣臣已然能和皇帝分庭抗禮,鬧得皇帝最終祭出太監這個大殺器,司禮監開始有了批紅權,算是成了宦官內閣,以至於最後總算是三足鼎立,相互制衡,直到明朝滅亡,此種局面都未改變。
按理說文人一家獨大,又是最有學問,最是老謀深算的群體,應該是最強大才是,倒也不然,畢竟古時皇權至上,無人敢與之爭鋒,而文人自己也不爭氣,不能萬眾一心,也是讀書人自古相輕,互相爭權奪利,往往內部互相傾軋。
太子朱高熾登基後,就有感於南方文人勢力太過龐大,就定下天下取士的新規矩,按照北四南六來選拔,讓文人自己去鬧去,果然從此以後,文人開始主動分化,從而大大減輕皇帝的顧慮,而這南四北六的選才制度,全盤被滿清繼承,一直延續到了近代。
雖說把勳貴武將統統排擠出權力中樞,而雜流更幾乎是消失無蹤,但文人之間卻按照地域性,同窗,同年,座師等等原因,分化成了無數利益集團,後世有名的東林黨人就是如此誕生的。
張灝一手策劃身邊人當官,又安排王太平這種雜流出身的實幹家當官,目前用意只不過是培植班底,畢竟一切只不過是剛剛開始,都還遠遠未成氣候,他看不慣靠著八股文而當官的文臣,又想為國保留選才的其他途徑。
至於今後到沒太過考慮,實因權力會使人矇昧雙眼,會滋生人的貪婪和**,自己保持其心為正,但求心安足以,讓這些官員自己去發展,去競爭,而不會一心想著去控制所有人,控制所謂的大局,所謂的朝綱,那樣的話,早晚會遭遇反噬,原因太簡單了,沒有人會甘於久居人下,歷朝歷代的權臣哪個能有好下場?
和王太平說了會話,幾位年輕人一同長大,彼此友情深厚,互相間志向相同,此刻還親熱的如同兄弟,說話間沒有任何顧忌,說說笑笑的好不熱鬧。
其中陸雲也要離別,他將要動身趕赴北京,成為遼東一位千戶,算是張灝經略東北的重要棋子,今後更是要全力栽培,對此張灝沒有絲毫隱瞞,早把視為心腹大患的遼東異族告知陸雲,而這位良將也躊躇滿志,就等著將來勵精圖治,把整個東北變成漢族人的天下。
等王太平和陸雲告辭離去,張灝看著一直有些情緒落寞的西門榮軒,又提起郭義之事,問道:“老苗有何隱秘訊息,一併說來。”
“嗯。”蔡永應承一聲,卻答非所問的道:“二爺,難道真的不啟用青衣衛了嗎?如今錦衣衛為他人所用,咱們相當於失去了重要耳目呀”
張灝毫不猶豫的拒絕,語氣堅決的道:“除了以前由老苗掌控的那些姐妹,今後決不再動用任何可憐女子了,咱們都是頂天立地的爺們,豈能靠著女孩子去忍辱偷生,去犧牲性命而為大家換回情報?此事我意已決,不容更改。”
第213章 虎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