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陽神】彷彿與【執】念融合之後,化作了一艘船!將自我託在其上,而視角當中,原本只是一改前途無量、轉而光芒大放的“絕路”,其中耀眼無比的璀璨光輝也終於變得柔和了一些,卻不是消散了,而是大部分凝聚在一起沉降而下,在下方化作了一片大海!而承載著“自我”的、由【陽神】與一點【執】念所化的“船”,就此成為了渡海之舟!
前進的方向看得很清楚,終點便是一片“彼岸”……
“這就是彼岸境界。”用無限平淡的語氣闡述著,以無限平靜的態度,面對著這一讓此世之上任何修士都無比嚮往的事實——他,看到了比這個世界上“至高”的陽神之境更高的境界,更有甚者,只要他願意,只要他現在再跨出一步,《陽神》原著當中,主角也未能在大結局當中真正成就的彼岸之境也將被他輕易抵達!
然而那對他而言卻是根本就沒什麼意義的。
他研究這個世界上的修煉體系,終究只是為了追尋自己的答案。而如今,他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那一切,都只是過程而已,相對於高屋建瓴、俯覽而下的他而言,彷彿玩笑一般的過程。就好像這個世界上的修士絕對不可能如他一般,憑藉玩笑一般的、隨意虛擬而出的一點根本就不真實的【執】唸作為修煉進步的根基,甚至成就彼岸之境!
“信念,執念……”楊毅看起來依舊平靜,只是透過一番探索之後終於發現了一個問題的答案,心生喜悅同樣是在所難免的——或者說是成就感。所以,他以一種自言自語著闡述出自己成果的方式,發洩著心中的情感。
“或者說得難聽一點,所謂‘偏執’其實也是差不多的存在吧,本質都是所謂的【執】啊……這個世界上,但凡是有所成就的修士,大抵上都有著自己的宏願……那是其要終生為之努力的目標,自然便是信念,說到底,也是【執】……”
“而事實上,所謂【執】念在修煉過程當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基本上可以說,在每一種修煉體系當中,都能夠看到這玩意的影子。只不過這個世界的修煉體系比絕大部分體系都更加偏向【唯心】,這才導致其直接與戰鬥力掛上了鉤……我暫時破了洪玄機的道心,他心中的【執】念,或者說是信念,同樣受到了自己的質疑,不再穩固,乃至已經崩潰。”
“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意志也就少了一道增幅與加成,不再那般堅固,實力自然也就猛然間弱了一籌啊……也就是說,我當初想要找的,關於‘孔子的意志為何如此頑強’這個問題的答案,便在於這裡了……”
“【執】念!”話說到這,楊毅臉上突然又帶上了一抹無奈的笑意,其中似乎帶著一點苦澀,但又彷彿蘊含著慢慢的灑脫。
“難怪……難怪在同等條件下意志比拼之中,我自覺不會是那孔子的對手,因此才必須以百萬巨力砸螻蟻一般的碾壓之勢來成事……我有什麼【執】念可言?我沒有啊……”
“同樣是三巔圓滿層次心境加持之下的意志,我沒有執念,人家卻多了一重執念的加持……這就和抽撲克比大小似的,倆人都抽五張牌一樣大小,到最後人家卻被告知可以抽第六張而自己不行,差距自然是存在的。”
話說到這,一切都明瞭了。
楊毅差了什麼?
差就差在——他沒有信念,並不偏執,從始至終都沒有過一個遠大的目標或者說宏願——他沒有【執】念。
說起來,仔細想一想的話,像他這樣的人是不是有些悲哀?人活一世卻沒有一個目標……
但,真的是這樣麼?看楊毅的臉色,無奈與苦澀所佔的比重愈發縮減,倒是那種灑脫顯得越發的純粹,一種彷彿超然一般的氣息開始在他的身上彰顯而出……
至少,楊毅自己應該不那麼覺得。
“是啊……我沒有執念,但我要執念何用?或者反過來說,執念於我何用?”依舊是在自言自語,但這次楊毅卻不是為了發洩情感,而是彷彿在闡述自己的……信念?
剛說他沒信念,這時候怎麼又有了?唔,那或許不是信念,或者說不全是信念,而應該稱之為——【道】吧?
他卻全然不在意這些。
演化而出的陽神之位本已被楊毅斂去,這時卻又被他重新“載入”了起來,而且這次的他並未以“乘舟於海上”作為終點,而是又向前踏出了一步。
彼岸。
而與之前不同的是,在成就彼岸之境的同時,那一絲“自我”被一種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無限強化,構成“渡海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