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聯第一支隊曹亞範部、第四支隊全日呈部也正聚集在此地域與鬼子爭奪江岸控制權,小規模戰鬥不斷生。
馬遷安暫時過不了江,考慮到不給日本人找到說s1人不遵守條約的藉口,馬遷安一直隱蔽在對岸的密林中,等待曹亞範給他打出一塊沒有鬼子的地段。
大戰沒有,小戰三六九天天不斷,隱在對岸的馬遷安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對岸深處傳過來的炮聲,閒了他就拿步話機亂呼,第三天終於接通了曹亞範的司令部,現在曹亞範已經被提升為第一路軍副司令員兼第一支隊支隊長。
一陣雜亂的呼號和電流過後,步話機裡傳出來曹亞範爽朗的大笑,“小馬啊!不要急麼!我現在就在你對面大概1o公里的地方,今天我再變個地段沖沖試試,晚上爭取開啟一個通道。”
馬遷安嘟嘟囔囔的聲音傳了過來,先是中規中矩的問候,到了最後變了味道,馬遷安竟然調侃起曹亞範來,他說:“哎呀,我等的花兒都謝了,您老人家還沒來,咋樣啊?要不然你說說對面的態勢,我來替你指揮?”
曹亞範聞言“大怒”罵曰:“滾蛋!你個屁小子,你才打過幾仗?我可是身經百戰,我說晚上就晚上,再瞎逗,等你過來後看我不削你!”
第306章 硬朗作風
算你老人家狠,馬遷安捱了罵,只好老老實實等待曹亞範打出成績,指引過江地點。
對面的槍聲炮聲時斷時續,雖不激烈但從不曾中斷過1個小時以上。江兩岸都是崇山密林,即使舉著望遠鏡也看不清林中的人影,只能看到炮彈爆炸後生出的煙柱。
與曹亞範部作戰的是蘿北邊境守備聯隊第一大隊的8oo名官兵,他們已經在這裡打了7、8天了,傷亡2oo多人,戰果卻不算大。
日軍指揮官春野幸二嚎叫連連,他認為碰到的抗聯太狡猾了,他們分散成小隊伍,跑得飛快,採取襲擾打了就跑的戰術,追不上打不著的,氣的他吃不好睡不好。
春野幸二也不敢將自己的部隊撒入山林太深,他接到的任務就是封鎖這一段江面,這段江面水流平緩,是一個天然的優良渡口,必須守住以防s1人違反條約偷偷接濟抗聯。春野苦惱過後認為自己損失這麼大,關鍵是抗聯隊伍中有許多神槍手,偽裝又極好,這是一個自己抵消不了的優勢。
既然在山林中幹不過抗聯,春野就及時改變了戰鬥策略,將他的大部分人馬安置在江岸邊的衝擊平原地帶,建立了3箇中隊級的兵營,按江岸一線佈置,兵營之間相距1公里左右,白天他只派出小部隊沿森林邊緣佈防,兵營則以步兵炮支援前置的支撐點,封堵抗聯竄出密林,一到晚間就及時收兵縮回兵營。
兵營前都是開闊地,兵營距林子有3公里多,曹亞範若不出密林,則打不到鬼子兵營,若出密林則要面臨失去地利與鬼子在平地相拼的危險。
馬遷安帶著幾百新兵早已經紮了足夠的大木排,隱藏在一條入江小河的入江口處,非是他不想從別的地段渡江,而是據此上下游幾十公里的江面上,水急浪大暗湧險灘太多,若從不是渡口的地方過江,就要有翻船落江淹死的心理準備。渡江要獨立完成,不能指望s1人派出炮艇協助,這點大家心裡都明白。
天色剛黑,坐在樹下草叢中的馬遷安一邊揮手驅趕蚊蟲,一邊啃著他在s1新試製出來的壓縮乾糧,凝神細聽對岸的動靜。對岸還是不急不緩的響著炮聲,距離太遠聽不到槍聲,這證明曹亞範還是沒有接近這個地段。
馬遷安不敢再催促曹亞範或開他的玩笑,這個時候催促曹亞範硬拼很可能真把曹大副司令激火了,誰不著急?都著急!著急也不能不管不顧瞎拼一氣。一有了時間,馬遷安就開始回憶記憶中的幾位抗聯將領作戰特點,平心靜氣一想,還真讓他回想起不少來。
馬遷安在心中拿幾位老將作比較,輪番換上主將,推測他們應該如何打這一仗,想的不亦樂乎。先他想到了不久前把自己解救出來的趙尚志,趙尚志機智、靈活多計,除此之外最有特色的風格是,他很猛!在趙尚志將軍的戰史上,除突圍戰臨危不懼、鎮定自若;伏擊戰利用地形地物,巧妙設伏等表現他智計人外,攻堅戰也打得異常堅決,經常攻打縣城或重鎮,給敵人以沉重打擊。比如,“三打賓縣城”、“二打方正縣”、“智取五常堡”等,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游擊戰、伏擊戰,而是典型的攻堅戰、陣地戰。在敵強我弱簡直都不成比例的東北環境中,趙尚志有這樣的膽略和戰鬥精神。
這樣說來,若是對面的是趙尚志,估計這位老大會疑兵四出,在敵惶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