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所走過的歷程。他說:“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胡總書記的精闢論述的核心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而核心的核心也是民本思想。這種民本思想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全國人民謀取更大利益和幸福之後,最大的昇華和更高層次的要求。胡總書記在充分肯定我黨的豐功偉績後,堅定地向全黨、全國人民乃至向全世界表明:中國“決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決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要“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並提出“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改變生產方式”等一系列更高的目標。這些論述和講話,充分表達了十三億中國人民的心聲和願望。進一步向全世界表明,中國共產黨是唯一能代表人民利益的政黨。“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發展增長最快的歷史階段,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時期,我黨在抗震減災、扶弱救殘、幫扶弱勢群體以及環境保護和走出國門等重要方面都取得重大成就。GDP迅速增長,讓世界刮目相看,鼓舞了黨心和民意。事實有力地證明走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切合中國實際的宏偉道路。
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一整套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人民政治協商制度為主體的政治制度,包括日臻完善的法律體系。這種政治制度的特徵是:重視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地位和主體作用;堅持對人民負責和受人民監督的原則;形成了解民情、聽民意、集民智的機制;社會主義*進一步加強。新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和法律體系的建立,在我國曆史上是絕無僅有,在人類發展史上也是罕見的。做為一名炎黃子孫,我們應該感到驕傲和自豪。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年之際,我們應該把握好幾個方面:一是堅持黨的領導;二是在黨的領導下,堅持走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三是自覺維護黨的領導,維護社會主義制度,這是每個普通黨員和中華兒女的起碼職責。
若愚 蔚縣國家稅務局 (13091328881) 2011年3月29日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二篇)文化立縣是發展地域經濟的有效途徑 若愚文稿
文化立縣是發展地域經濟的有效途徑 若愚
——蔚縣開發文化產業略記
上篇:文化概述和歷史淵源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塵封了數百年的蔚州文化,終於在古老的中華文明中脫穎而出,重現崢嶸,又逢甘露,綻放出絢麗多彩的嬌豔。古老的蔚縣和祖國的任何一個地方一樣,經過億萬年的海沉陸升,滄海桑田,演化為一片神奇的土地。她的東北部保留了泥河灣、莊克原始地貌;北依塞外山城,可望遼闊的北國風光;南部是巍巍太行山脈,美麗的江南遐想而幽思;西去過汾河、渭河,可通河西走廊,絲綢之路再現腦海;東邊自然是莊嚴祖國的首都——偉大的北京,是拱衛京畿的屏障,曾以“雄壯甲於諸邊的鐵城”聞名於世。於是,蔚州人自豪的稱:蔚縣是京西名鎮。這裡也是“仰韶文化”、“紅山文化”、“河套文化”的交匯之地,凸顯著古代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大融合。
蔚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先民生息和繁衍。著名的代王城是周朝代王的封地,有史記載:“史記趙世家秦既虜趙王遷趙大夫共立嘉為代王六年為秦所滅”。明清時人才輩出:塞上將軍馬芳、蔚州山人尹耕、明代閣老豪傑、韓松老人魏象樞、天官李周望、義民鄒銘等都是蔚縣人民的傑出代表。蔚縣也是國學文化的滋生地:著名的著作有:《寒松堂全記》、《知言錄》、《古文軌範》、《三楚試讀》、《鄒復庵先生言行錄》等,舉不勝舉。頗有影響力的著作是《兩鎮三關志》、《民約論》,其作者是曾任藁城縣令的尹耕先生。他在《塞語》自敘中說:“聞之於塞居,而言之於不塞居者,譬如樵夫語山,漁子話水,陳其所見而已。”可見蔚州人的直言不率和誠厚秉性。蔚縣是最早成立私塾和學堂的縣域之一,古城裡當年顯赫的家族祠堂一般都是私塾的發源地,接踵而至的“讀書林”等,可謂是現代化教育的雛形和萌芽。
蔚縣更是佛教文化的崇尚之地。相傳佛教自西漢末年哀帝元壽年間傳入中國後,蔚縣的土地上就相繼出現了佛家弟子的足跡。清順治年《蔚州志》、《察哈爾通志&;#8226;蔚縣祠廟》中和各寺廟的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