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卻欲自破其鏡耶?”正是宰相李絳。
李純聽了,默默無語,似乎猶豫不絕。
李絳又道:“此議定不是出自皇上本心,定有奸邪小人想蒙弊陛下的視聽,進此讒言。請皇上明鑑。”
李純道:“愛卿所言極是。以太宗之聖明,群臣進諫者尚且往復數四,何況朕之愚昧寡聞呢?日後朕若有不對之事,卿等當多所進諫,多次議論,不要說一兩次就不敢說了。”
群臣磕頭道:“皇上聖明,皇上聖明。”聲音響徹殿宇,顯然聽了皇上之言,心中盡皆大喜,這句稱頌實是出於肺腑。
李純道:“平身,還有什麼事嗎?沒有事就退朝吧。”
司空韓弘出班奏道:“啟奏皇上,太子不幸逝世,為免奸人趁機多事,請皇上早立太子。”
李純道:“太子逝世,朕心甚悲。寧兒屍骨未寒,朕何忍心便立太子?此事還須緩議。”
韓弘道:“皇上明鑑,立太子乃朝廷大事,關係國家社稷,若不早早議決,只怕多有事端,反為不美。”
………【第四章 爭雄】………
李純怫然道:“朕這些日子。每每思及寧兒溫柔孝順,舉止合禮,心實傷之,寢寐不安,食難下嚥,此事請勿再提。”
韓弘還欲再說,抬頭忽見皇上臉有悲憤之色,心中一嚇,忙禁了口。
李純道:“除新科武狀元李愬及吳元慶外,餘者退朝罷。”
眾人忙磕頭謝恩,三呼萬歲後紛紛退下。
吳元慶心想,果然是大哥得了狀元,心中甚是歡喜,在這金嵐殿上,也不好說話。只聽李純道:“如今國家多事,各藩鎮皆擁兵自雄,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如此無君無父,朕實恨之。此次進行武試,用意即為國家選拔將才,到時用來出征,為國家效力。李愬武藝高強,奪得狀元,朕心甚歡,吳元慶,聽李愬說,你的武功遠勝於他,卻為何中途突然出走,不來參賽?是對朕不滿嗎?”
吳元慶道:“皇上,這是李狀元過譽之言,小民的武功哪能望李狀元之項背?”
李愬道:“不然,皇上,吳元慶的武功實不知比臣高明多少,而智謀武略更非臣之所能比,若雲保邊疆,衛京師,有臣足矣,陛下欲平叛亂,削藩鎮,成一代中興之主,則須吳元慶這樣的大將之才。”
吳元慶還欲說話,李純道:“兩位愛卿不必互相謙虛,你們便比試一場如何?”
吳李二人面面相覷。吳元慶道:“在皇上面前,小民怎敢放肆。”
李純道:“無妨,我最喜歡武藝,看到武功高強的英雄,朕最是歡喜。李愛卿的武功我今天已經見識了,吳愛卿的武功,那日朕也見過,你的救命之恩,朕可還沒忘記。到底誰強誰弱,你二人也不用再謙虛了,這樣罷,咱們便到演武場上去,索性叫上許多大臣,以作公證,大家只是較量武藝,不決生死,誰勝了,我就封他為‘天下第一勇士’如何?”
吳元慶道:“皇上,不可。天下英雄多得是,武功高強之人再所多有,我兩個無論誰勝了,又怎麼能說武功天下第一呢?”
李純道:“李愬已經是武狀元,你若勝了他自然便是天下第一了,世上若真還有比你們武功高強之人,卻又為何不來奪此狀元之位?”說著,也不再理二人是否還有話,便即傳下旨去,叫各文臣武將都到演武場上看這場欽定比武。
接著便有太監接了二人,一路指引,帶到了演武場上,各文臣武將66續續都到來,大家聽說皇上欽定吳元慶與新科武狀元比武,都是十分興奮,心想,這場比武自然精彩紛呈,激烈異常的了。
演武場北有一高臺,皇上與郭貴妃高坐其上,旁邊宮女太監環繞其邊,其下坐著幾位皇子,其中二皇子澧王李惲、三皇子遂王李宥皆面貌英俊,顯得英氣勃勃。待各文臣武將各依位置站定,只聽一個太監宣道:“著新科武狀元李愬與勇士吳元慶比武現在開始。”
場中頓時鴉雀無聲,忽然暴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吳元慶與李愬站在場中,心中萬分尷尬,吳元慶實在不想比這場武,但皇命不可為,這場比武無論勝敗,對他都未必是什麼好事。如果勝了,這欽定的天下第一,勢必為他引來多少麻煩,江湖上多少英雄好漢,對這名之一字最難看開,不知有多少人將會來與他比武,自己只求報仇,要這虛名兒有何用?何況世界之大,武功高強之士不知有多少,自己勝了這場比賽,只怕反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何況就算自己真能打遍天下無敵手,日後每天便應付這些麻煩也夠受的。
李愬勝了,同樣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