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極為難得。
而武當歸的劍意則是另一派,不講究銳氣,而是如滄浪大江之水,連綿無盡,含天地大勢,鎮壓四方。
如果說武當歸的劍屬水,那麼陳太華便是屬金。
而此時,銳氣逼人陳太華更是分毫不讓,一腳向前,大劍橫空劈斬,頓時如同破畫的利刃,沿著他劍尖所在,盧山的山巒盛景宛如一幅山水被撕裂開一條口子。
同時陳太華長嘯一聲,隔空大斬。
袁來頓時聽到無數驚呼。
只見陳太華全力一劍,頓時盧山青欒盛景宛如蜃樓,由實轉虛,又像是水中雨打的波紋,震盪起來,他眼中身周山景也不禁扭曲變形。
而盧山則一掌推出。
狂風乍起。
數十里盛景皆隨著他一掌主動潰散,化為點點青藍水珠,每一顆都沉重萬鈞,卻集體向盧山奔去,快若驚雷,宛如黃河倒卷,萬水歸一!
轟隆……
在數萬人目睹之下,兩位當世四境戰在一處,在數量不知有幾千萬的水滴掩映之下,人們已看不見兩人的身影,只能透過無盡的天地波動感受四境宗師偉力。
袁來身如萬載古木,任天地波瀾翻湧,只紋絲不動。
他更是閉上雙目,開始用心體悟四境之力。
每一個瞬間,他都有所領悟,對於四境的觀感也正由朦朧轉向清晰。
交戰在持續。
除了兩團戰在一處的力量漩渦,便是一片寂靜。
袁來昏昏沉沉之間,心神愈發沉入感悟之中,心頭一扇樣式古樸的大門漸漸浮現,他知道那是四境的瓶頸在他心中的具體顯現。
他也知道,只要自己叩開這扇門,便可踏入無雲晴空。
不知過了多久。
袁來忽然心生警兆。
他立即甦醒,身子先是猛地閃爍開一段距離,才舉目望去。
就看見戰場之中已經是一片狼藉,而戰場的中心也發生了很大的偏移,不知何時那交戰中心竟然向自己所在的方位移動了不少距離。
而隨著一聲巨大的震盪,戰場上兩人摧毀的大地形成了一片濃厚的煙塵,而交戰的兩人也同時飛快的拉開距離。
這本沒有什麼。
但是讓袁來立即汗毛倒豎的是,其中一人正筆直地朝著自己所在的方位飛退!
而這個人正是那個陳太華!
袁來不敢再看,立即轉身飛遁而去。
他實在可不想捲去戰團,若是被陳太華注意到,對方根本不需要費多大力氣,憑藉四境與三境的巨大鴻溝,足以不費力氣將他斬殺當場。
然而讓袁來感到恐懼的是,在他轉頭逃遁的剎那,正瞥到飛退而來的陳太華投過來的一束目光。
陳太華的目光饒有意趣。
且帶著殺意。
第五百四十一章 直面死亡
袁來飛遁而走。
但是即便他已經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試圖遠離戰團,當陳太華的陰影籠罩向這片山域的時候,他仍然沒有及時脫離。
袁來的神識鋪開,一邊奔行一邊提防身後的殺機。
他開始的時候仍然帶有僥倖,畢竟在陳太華眼中他真的應該算不了什麼,對方應該並不認識自己,尤其對方正與廬山交戰正酣,並沒有什麼道理去專門來殺他。
袁來猜測那道殺氣是針對廬山的。
但是,現實很快粉碎了他的天真夢想。
那道強橫剛猛的殺機幾乎沒有停留,隨著陳太華飛來此地,便立即鎖定了袁來,並轟然衝去。
殺機無形,但卻蘊含著強猛的壓力,弱者在這樣的壓力之下便會自行喪失戰力。
當這道殺機將袁來籠罩之時,他的臉色變得很不好,但是他立即運轉功法,身體一震,幾乎沒有受到阻礙繼續逃離此地。
他畢竟已經是摸到了四境門檻的三境巔峰修行者。
陳太華並非全盛時期的一道殺機對他而言還無法造成什麼影響。
將目光投向袁來的四境大修行者微微訝異。
陳太華的狀況其實並不好,袁來只以為他是仍處於與廬山戰鬥之中,但是他卻不知此事並非如此。
在之前的一段時間的對抗中,陳太華與廬山互相角力,手段盡施,竟然拼了個旗鼓相當。
而旗鼓相當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剛才那震天動地的一次對撞已經讓兩位四境都受了不輕的傷勢,廬山是什麼心思陳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