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2部分

的圓頭彈自天而降,把攔路的木樁砸得震動比火炮炮彈要大,開花石彈落地,傳出了敵人的慘叫聲,燃燒彈和化學彈打得敵人陣地煙霧騰騰,想來敵人絕不好受!

還是投石車可靠!賈詡舒心地想著,喝令道:“吹進攻號!”

此次下西洋,戰艦分類很多,當中有一類特種作戰船隻,為十五艘“玉亭”級大型登陸艦,滿載排水量達3000噸,長105米、寬17米,裝備一臺蒸汽機為動力,船上武備是6門小口徑火炮(意思意思),船員為250人,一次能運送1000名士兵,是一艘擁有可怕戰力的戰艦。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如此大的戰艦,並不是隔著老遠放下小船去登陸(它也能用小船去登陸,足足載了八條小船),採取了船首肥鈍,吃水淺,船底平坦,船體較寬,船首設艏門和吊橋的設計。

它的定級,是在皇帝的親切關懷指導下做出來的(皇帝給出外形圖,裡面結構是什麼?皇帝當然不知道!造船廠苦著臉去努力努力再努力),可以直接開到平坦海灘上搶灘登陸,船首吊橋操縱簡便、迅速,使用絞盤,全部伸直和下放只需三分鐘,就能讓士兵們蜂擁而下。

當然它的問題也很大,主要是自持力太差,必須跟隨運煤船和補給船,每三天就要一次補給和發煤包過船,要是一千士兵全部上船,那船上的居住條件就會太差,實際上每船隻運了五百人。

因此,在玉亭級衝灘之前,還得往它上面裝多七千五百人。

方法很簡單,從其它艇先下了小艇,再上登陸艦。在可能的情況下,不用小船衝灘,因為有時浪頭實在太大,小船衝到海灘時,經常傾覆,風險過大。

在其它艦上計程車兵,攀著網式繩梯往下爬,登上小船,劃到登陸艦邊上,再攀著艦上的網梯爬上去。士兵們奮力攀爬,很快塞滿了艦舷,然後從船甲板進入登陸艦寬大的肚子裡,接著是隆隆喧囂和煙氣騰騰。

一陣猛烈的震動,船底摩擦到海底了,裡面擠得密密麻麻計程車兵幾乎統統摔倒,然後是吱吱喀喀的聲音,船頭大門開啟,迎上來的海風夾帶著敵人的弓矢射進來,有人猝不及防,馬上見血,更多的人舉著大盾,蜂擁而出。

突擊的部隊是鬼佬師,一萬人的部隊中有七千鬼佬,來源很雜,大部分是白人,也有一些是波斯、閃族(阿拉伯人)、南洋人、還有數十個摩羅叉(阿三),他們在內戰中打的戰鬥很少,因為皇帝不想讓鬼佬沾上中國人的血!兄弟闔於牆,流自家人的血是迫不得已,但儘量不能讓外國人殺本國人。後來在草原大打騎兵戰,步兵為主的鬼佬師也佔不了便宜。

現在鬼佬就派上用場了,他們高舉盾牌,每個盾牌,大半人高,使用聰明的中國佬的合金薄鋼錛成,並不甚重,弓箭打在上面叮叮噹噹作響。

萬餘諶離人守在木樁後面,搭箭射擊,有五六千枝箭,往十五艘登陸艦射去。

每條艦前部的三門小炮開炮還擊,就象玩具那樣噴著煙火,與大炮相比,大炮每開一炮後就要休息,小炮倒是能連續開炮。船長們再三祈禱三聖保佑,讓每一炮炸死一個敵人吧,那算不錯的成績了!

船員們除了機艙的人和艦橋的人,近一百八十人都擠在船頭,操縱火炮,使用硬弩還射,看不到敵人的船員就幫忙裝弩弦和運送炮彈

匪夷所思的戰鬥:在公元219年,諶離人用弓箭射擊接近現代的裝甲登陸艦,帝國士兵用弩和火炮還擊,簡直亂了套,就象關公去戰秦瓊!

諶離人有木樁的掩護,帝國士兵靠了盾牌和護甲,加上調皮的無定向海風來湊熱鬧增加弓箭阻力,雙方的傷亡都很小,皮粗的大鬼佬阿馬索甚至用手去抓敵人射來的箭!

光著頭的鬼佬們都是上身穿了一件背心式護甲(無衣服),下身只穿了一條內褲(在身上護甲下部有三角形的“附件”甲片擋著),再無其它衣物就那麼下肢赤條條地離開了登陸艦,他們的背上揹著小包,那是一些補給品和藥品,還有一雙鞋上岸後穿上。

他們是涉水上岸的,畢竟登陸艦不可能完全衝到海灘上。

水不深,深一腳淺一腳很快衝到了海灘上,排好了隊,然後向前稍稍推進,前面是盾牌掩護,弓手於後仰天射擊,後面很多人在忙乎著,推出了二百輛的寬大膠輪床弩和五十多輛小炮車,士兵們用力地把那些寶貝從水裡拉上來,床弩的弩身和絃塗滿了油和臘用以防水,外層是油紙,用時撕開,小炮的炮口則用軟木塞住以防進水,至於弩箭和炮彈、火藥都有妥當的油布包著。

很多人扛著布包下來,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