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增設翰林議事院,主要研論學問,凡國家政治得失,民生利害,及至科學、制器工巧,有可觀者皆可研討。另有演武別院,主研古今軍事戰役得失等事。
翰林院實為後備人才庫,此為帝國對外擴張時,佔領的地方越來越大,當然要派人去管治,問題是人手經常短缺,捉襟見肘,痛感人才儲備不足,所以建立翰林院,主要是錄取各科人才進行備用。
正好趕上本年開恩科大比,入圍者是為“進士”,可為外職,可點翰林進翰林院。
還有都察院主管ICAC,設左右都御史兩名,監督糾正各司官吏不法情況;詹事府:主要負責教育太子、親王等皇家直系親屬。
輪到州事了,帝國舊有十三州,後來帝國憑藉著其強大的工業裝備的軍事實力和國力優勢向外擴張,佔據面積之大,實在令人瞠目結舌!若按面積來算,十年間,帝國居然比以前膨脹了兩倍!
這個龐大的帝國,北至北海(貝加爾湖),東至三韓、南到努沙登加群島(今印尼),向西已經攻入印度,西域亦成其勢力範圍,幅員之廣大,佔地之遼闊,帝國開疆拓土之偉業,皇帝文治武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帝國的精英——文官武將,身負重任,代表帝國皇帝,出鎮地方,為官一方,造福一方。
擬定的名單是:揚州刺史蒯越、荊州刺史趙範、交州刺史劉表、冀州刺史董昭、幷州剌史劉曄、青州刺史楊修、幽州刺史韋康、袞州刺史蔣濟(曹操重要謀士,正史中關公水淹七軍,曹操恐懼,意欲遷都,濟力勸不可)、益州剌史滿寵、徐州刺史田豫、豫州刺史鄧芝、雍州刺史董昭、蒙州刺史陸績;
這當中,劉表、劉曄都是漢代舊臣,都是內政高手,照用不誤,劉表原來海外事務大臣,他的衙門在本次官場大地震中被撤銷了,歸入禮部,不過劉表何許人也,他的妻子蔡夫人與皇帝通姦,劉表隻眼閉隻眼開,頭戴大綠帽子裝糊塗,稀奇的是皇帝也不去害劉表,是為本朝一大奇觀!(所謂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皇帝是個變態佬)
所以這次官場調整,蔡皇后不得不給她姐妹蔡夫人面子,讓劉表得到交州刺史這個肥缺。
上述刺史,都是大調換,有二個刺史沒有調動,即涼州刺史程昱、遼州刺史司馬懿,他們一個面對西域,一個管治三韓,都有點事兒,一動不如一靜,沒有調換。(注:帝國把長城對出的的西部和中部鮮卑地帶設立一個州,起名為蒙州,再把東部鮮卑故地、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加上高句麗、三韓亦設一州,起名為遼州)
帝國在南方新得領土,與大陸分隔南洋地區,即呂宋、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膜、爪哇、努沙登加島直往東方列島,是為南洋區,歸花木蘭與張靚瑩兩位女總督管治。
中南半島(即今天馬來西亞在大陸的部分、星架坡、越南、柬埔寨一帶),設立南州,歸由法正擔任刺史;
原夫甘都盧國附近(即今天緬甸、孟加拉國)設為緬州,由虞翻以錄尚書事的身份擔任刺史;
印度南方,交由王朗出任事務大臣做總督去管治。
呼呼呼,總算把所有重要官職安排妥當,只待秋天時正式公佈,官員們走馬上任。
接下來,蔡皇后、曹皇后代帝明發上諭,加強傳統文化教育,以免隨著經濟的發達,大家窮到只有錢,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丟光了,沒有思想、道德觀念,胡作非為、泯滅良心……
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宣佈帝國除了春節、國慶節放假之外,中秋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都列入正式節日,放大假,中秋節吃月餅、重陽登高、端午賽龍舟,均放假一天,由官府資助,鄉議局主辦,大肆慶祝,清明節更是連放三日,追思祖先,緬懷先人在艱難的時期,為了中華民族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和得到的不朽成就!他們的功業永遠不會被抹殺,將永垂史冊!
清明節,大辦特辦,一則是每家自己祭祀自家祖宗;二來是官府出面,祭祀出於本地,作出卓越貢獻的先輩聞人;三是全國性的民族英雄。
象建業鐘山的忠烈祠,供奉著為帝國征戰捐軀的英靈,皇帝每年,都在他們面前深深三鞠躬,他若不在,則由兩宮皇后代他行禮!
三皇五帝、介子推(清明因他而來!)、漢武帝、衛青、霍去病、陳湯(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些閃光的名字,均入先賢祠,撥出官款,各地均興建,每年清明,均要祭祀。
在所有的名字當中,有一些名字引人注目的,那就是漢代的和親女子,嫁往匈奴的苦命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