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部分

微光新增了多種能量利用方式。

讓白夜深覺疑問的是,也不知這些星獸細胞究竟能吸收轉換多少種能量?反正微光目前所有發現的能量種類,它幾乎全部能加以吸收利用。

這玩意兒好比一個高階的能源板,白夜走到哪裡,都能從外界吸取能量供給。

只是,這星獸細胞極為古怪,唯有僅有白夜能控制,其他種族根本無法移植培養,好似有人設了外掛程式,只能白夜開啟。

這,實在太奇怪了,白夜在想主神的話,有人送了他一份大禮,那個“有人”可能未必真是人?!(未完待續。)

第四十章 真仙臨塵(一)

白夜此時,正在一片空曠星域之中,說空曠並非是指沒有他物他人,而是指這裡的環境沒有星球,一眼茫茫望去,除了白夜腳下的一顆戴森球和幾十塊按照一定的序列排在白夜周邊的“大陸”,就沒有任何的星球天體。

甚至,連一塊微小的隕石也不存在!

這裡,是一處微光實驗場地,那些看似漂浮於宇宙空間的“大陸”,實際是人工製造的物體,每一個的大小堪比地球亞洲大陸,是一個個極其大的實驗室。

一共計四十八塊“大陸”以白夜腳下的戴森球為球心而展開,一塊塊“大陸”彼此之間的距離是幾十萬公里之遙,“大陸”到戴森球的距離亦是相差彷彿。

在立體星空之中,四十八塊“大陸”像是球上的一個個點,正繞著白夜所在的戴森球規律地旋轉,戴森球有著四十八臺強大的微光能源輸送裝置,正無時無刻不將這顆恆星產生的能量輸送給四十八塊“大陸”。

不止是如此,“大陸”的本身構造百分之八十全是各式各樣的能源反應堆,反物質能量反應堆、暗物質能量反應堆,以及戴森球不斷供給的強大能量,可這些龐大的能量輸送終端只有一處。

那便是位於“大陸”中央地帶的一座密封實驗倉,這實驗倉以微光最高階科技打造,若有人能透過重重高度密封的裝置,可以清楚見到,這四十八座實驗倉中皆“沉睡”著一位生靈。

這些生靈對於微光成員來說,並不陌生,反而極為眼熟,他們各族都有,人族、月精靈族、蛇人族、小蟲一族、天翼族,甚至幾千年前誕生的機械人一族也有在其中。

若要從種族特徵來說,他們不具有太多的共同點,而去問微光成員,他們會告訴你,這四十八位生靈最大相同點,就是他們全部皆是微光神天之境。

目光掃過“沉睡”者的容顏,躺在實驗倉的一些人十分熟悉,小蟲一族的火玉、月精靈妮可、蘭夜、楊龍兒、白潔、白初,這些人此刻都安安靜靜躺在碧色液體之中,任由一根根強韌結實的管子插在他們身體各處。

如若有人能看遍白夜所在的戴森球,以及這四十八方“大陸”,會驚訝地發現,除了這四十九個生命,再無任何生命存在。

即使是那戴森球和“大陸”運轉,也是由無數的機器人和計算機在維持。

而在這片星域十四分之一光年之外,一隻只星際艦隊正橫立外圍,各種武器隨時待命,只要稍有異常,將會以強悍的能量毀滅掉那顆戴森球和這四十八方“大陸”。

這,是一場實驗,是微光堪比媧族當年製作心靈之塔的實驗。

當然,純以材料和準備時間而言,微光不如媧族,但這個實驗一樣是微光一個劃時代的工程,具有莫大的意義。

這個實驗名稱很簡單,叫做“真仙臨塵”,目的也很簡單,凡人妄圖以自己螻蟻之力一窺真仙之容,鑄就通天之塔,達至仙魔之境。

這個實驗起始於千多年前,在生命計劃完成之後,微光成員在白夜等人的倡導下,想要打造出仙軀魔體以匹配神天之境。

而仙軀魔體最重要的並非是多強悍無匹,而是能匹配強大的計算思維能力,能成為神天境們手中最為強大的“手”。

由於有著媧族和羅族的科技支援,微光在三百年前製作出了第一具仙體。

第一具仙體以空間科技、生物科技、符文科技和能源材料科學等為基,耗時七百餘年,終於被打造了出來。

生物科技鑄就仙體軀殼,打磨出一個個完美到一定程度的細胞;空間科技容納細胞,鋪展開更高速的神經通道等等;符文科技鐫刻血肉紋絡,使能量、物質高速合成轉化,以之代替生物體最根本的基因;能量材料科技使細胞具有特殊能力,能吸收轉化能量,將物質組成分解。

當然,在實際的製作過程之中,並非是一種科技打造仙軀某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