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7部分

說到看準方向抓住重點並把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的位置上,心中佩服不禁暗暗點頭。但是後面聽天啟說要把不在狀態的人及時換下來,忍不住問道:“請問皇上,這不在狀態有什麼具體標準沒有?幹得好好的突然把別人換下來恐怕誰也受不了,而且難免會有人拿這個藉口排除異己。”

天啟點頭說:“這是順口一說哪裡有什麼標準?不過假如不把不在狀態的人及時換下來,開始說的把合適的人安置到合適的位置上就是一句空話。大明的特色就是官員只要沒有犯錯誤就是隻能上不能下,這個傳統又不能輕易改變,其中的矛盾之處朕也沒有辦法去消除。這樣吧,你們下去後仔細想想有沒有萬全之策,實在不行還是送聖學院吧。”

478 細化推演(下)

天啟這次沒有再問還有什麼話,而是直接讓楊漣和錢謙益他們下去找聖學院,這是因為他真的不想再談論下去,做個聽取彙報的姿態已經夠了,有什麼事該找哪個部門就找哪個部門去解決,真要親力親為把事情做好不是天啟的性格。朝中的大臣都知道自從天啟四年以來,每年的春夏之交天啟都有那麼一些時間不舒服,不是生一些能診斷出來的病就是生一些莫名其妙診斷不出來的病,這現象楊漣也知道於是馬上告辭而去。

在以往天啟不舒服都是渾身乏力頭腦睏倦老想著睡覺,所表現出來的現象就是不想管事什麼事都能推就推,這一次不舒服跟以往有些不一樣,這次不是生病也不是換季時睏倦,而是非常非常的清醒。一般人每天都是早上起床後比較清醒,經過一天的勞累後就感到睏倦,需要在晚上睡上一覺恢復體力,甚至有人中午還要小睡片刻。天啟這次就是反過來的,從早到晚沒有睏倦的時候,隨時都保持著清醒無論如何睡不著。

一開始天啟還很高興,想的是別人一天只能當半天用,而他自己的一天就是一天很合算,加上幾個太醫都來診斷過說他身體很好沒有妨礙,他也樂得沒日沒夜的清醒著。但是沒有多久他就高興不起來了,你可以不睡但是別人要睡,首先是那些侍侯的太監們受不了,輪換著來也是非常疲憊搞得大白天都哈欠連天的。接著就是天啟自己受不了,長時間的不睡覺肯定沒有對,太醫檢查不出來並不表示毛病就不存在,慢慢的他的心裡也開始慌亂起來。、連著好多天不睡覺還保持著清醒,首先就是搞不清楚今天是哪一天,好幾天前發生的事都好像是剛剛發生的一樣,沒有透過睡眠去忘卻一些事,腦袋裡的資訊就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雜,清醒與混雜交替著折磨人就讓人很不舒服。想到自己反正睡不著時間還很充裕,這也是天啟讓楊漣和錢謙益去找聖學院的原因,他想的是我的時間多有閒心看你們怎麼做事,等你們拿好主意我選擇就行,免得費那麼些神讓腦袋裡再增加一些無用的資訊量。

楊漣他們沒有去聖學院而是先到監政院見劉宗周,一個是監政院裡還可以跟高攀龍和信王等人商議點事,二來也想離聖學院裡那幫老臣遠一點。人老了從關鍵位置上退了下來,除了一些天生的悶嘴葫蘆型人物在埋頭看書或者寫書,其他人都有些閒不住,成天閒話還不算逮住一個熟人就要盤問半天。對這些老臣一般人還不敢得罪,除了笑臉相陪外還得格外有耐心,他們好多都已經有些眼花耳聾腿腳不便,你一個不小心就會傷到他們已經有些敏感的神經。

自從天啟成立了聖學院後,朝中一些年輕的大臣有時候也會來向聖學院裡的老臣請教,當然這些老臣多是態度熱情的人,經過對具體事務的詢問、思考、建議還有即興發揮演講後,年輕人獲得了很多感悟。這些感悟是一些綜合性的理念總結,當時感覺很有用但是回來一想又發覺作用不是很大,就像口渴的時候找到一塊冰,儘管都知道那是水變的但是喝不到嘴裡不說咬起來還凍得牙齒疼。

楊漣和錢謙益直接來到監政院也有順路的意思,進到監政院的院子裡就發現幾棵渾身長滿了很多小綠芽的大樹,這些大樹在冬天時因為落完了葉子只剩下一些枯枝,讓人懷疑它們的生命是否已經終止。只剩下枯枝的老樹就像一個有著豐富經歷的老人,輕輕一碰枯枝就會斷落到地上,讓人猜測來年這些老樹會不會被砍倒拿去當柴燒了。現在這些老樹冒出綠芽煥發出青春,又以另一種面貌出現在人們面前,楊漣都在想聖學院裡的老臣好好用一用是不是也能這樣。

進去後楊漣聽人說劉宗周和徐光啟都不在,只有信王和高攀龍在旁邊的屋子裡,楊漣想問問高攀龍也一樣,於是跟著人到了高攀龍那裡。進去後楊漣發現信王和高攀龍都在裡面,經過一番寒喧問候之後大家坐下敘話,知道楊漣和錢謙益剛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