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笑道:“信王想新鮮感是不是又想娶幾個側妃?”
213 新的職能(下)
見天啟取笑自己,信王說:“臣弟覺得改變一下會有新鮮感,是因為每天看那些意思都差不多的呈文會讓人感到枯燥。皇兄還是仔細說說準備怎麼改動吧,相信高大人他們也很想知道。”
天啟說:“朕很久以前有一些這類想法,不過下決心要實施還是跟高大人他們這次的事有關。”
高攀龍問:“皇上是不是覺得都察院這次沒有把事情處理好?”
天啟搖頭說:“你們這次去陝西和南直隸瞭解情況,回來後報告說這兩處之所以出事是因為他們覺得不公平和缺人,當然你們也知道這是表面現象。在出去之前你們就分析出了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想要一定的財權,但還有一個原因你們沒有分析出來,就是他們還想要用人的權力。”
高攀龍和劉宗周對視了一眼,又看了看微微有些驚訝的信王,還回過頭看了看一臉平靜的徐光啟,想了想問:“臣在陝西聽到他們從上到下都說的是缺人,楊漣楊大人聽到的主要是有人認為不公平,還有對利潤封頂制度和年齡限制官員品級的規定有微詞,當然也說過一些人不夠用的話。無論如何想也沒聽出來他們有要用**的意思,皇上是從哪裡推斷出來的?”
天啟說:“不用從他們的話推斷,而要從某些表面現象看本質。在以前,戶部收到的稅收只有很少一部分,發完官員俸祿再把該修補的地方修補一下就剩不了多少,據說很多時候戶部的存銀還沒有有的財主炕頭下面埋的錢多。後來朝廷把各省的番庫都收歸戶部管理,同時也承擔了該支出的部分,各地雖沒了財權但也落得個清閒。現在朝廷要開礦、修路、建工場,需要各地配合,這隻做事不抓錢就引起了他們的不滿,所以他們要財權是真的。”
高攀龍點了點頭說:“我們一開始雖然沒有分析得這麼細,但也看出他們的什麼不公平、缺人等藉口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要錢。自從政務院行文表示要從稅收中給地方留一部分後,他們所有人都上書說已經對鬧情緒的官員進行了幫助教育,現在都是一條心沒有人再亂說,這就證實了他們的真實意圖就是要財權。皇上說他們還要用**,這話從何說起?難道他們對都察院有不滿?”
天啟說:“都察院以前派人去各地都屬於巡查性質,後來派出的配合大鐵公司的官員和經濟審察的官員等兩批人,都是要長期駐守且呆在基層,這就會讓比他們級別高很多的知府、巡撫、總督等人感到不好管理,畢竟你不是欽差或者御史,沒有見官大一級的特權。這些由中央直接派出的小官沒有掌握在他們手中,肯定會讓那些地方主官感到不舒服,朕敢說這次事件中那些知府、巡撫等人肯定知情,只不過他們樂意看熱鬧而已。”
聽天啟這樣說,大家想了想都覺得有道理,如果說以前由朝廷派出去的巡查官員是過客,這些今後會一直駐紮在這裡的官員就是常客,不聽主人招呼只受朝廷遙控,這些人對當地大小官員來說就是惡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把人的使用權抓在手裡比從朝廷手裡要兩個錢更重要,畢竟朝廷也明白沒錢做不了事不會幹河裡行船,撥給一定的費用那是遲早的事,只不過是撥得多與少和長期撥款與短期撥款的問題。
信王說:“皇兄說的這些雖是推測,但也不無道理,這可能就是皇兄要對官員進行調整的原因,皇兄準備怎麼調整呢?”
天啟說:“政務院下面有幾個部,原來的六個部除了合併到都察院的吏部和劃歸軍務院管理的兵部外,還有戶部、禮部、工部、刑部。除了中央,在地方的管理上還有各省總督、巡撫還有各府縣官員,朕準備把這些部的尚書還有總督先收到輔政院,經過一番調整後向下推廣。如果推廣得順利,還要逐步向各府各縣推廣,直到最後成立中央、省、府、縣的四級輔政和行政機構。”
信王聽天啟要把各部尚書和各省總督都收到輔政務院,感到非常詫異,心想你把這些人都收走了我的政務院還怎麼玩?難道你要廢除政務院?由於想不明白,於是睜大眼睛看著天啟。
天啟知道信王在想什麼,輕輕地拍了拍信王的肩膀說:“信王別多想,為兄的意思是這些人現在就是在輔助政務,但他們有可能在某一時候會不合格,外面也許還有比他們更合格的人。假如把有資格的人都先收到輔政院,然後把最合適的人派到各部和各省去做尚書和總督,這樣更有利於政務院處理好事務。等政務院把合適的人選走後,剩下的人可以為輔政院專門做事,避免官員間私下惡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