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部分

呈現衰退之勢,估計現在他們也打乏了。現在要平叛只需要派能臣統籌物質,派勇將防守要道然後跟叛軍拼消耗,待其兵疲將乏物盡民怨時與其決戰,到時候一戰可定。只是不知道皇上有什麼要求沒有?會不會想透過這次平叛達到其他目的?因為臣聽皇上說過想透過平叛以戰代練整頓軍隊。”

天啟說:“先生之言甚是,奢崇明和安邦顏兩匪不過是風中之燭,只需要人前去吹口氣就夠了。朕的意思是透過這次平叛創立一個模式出來,把土司一個個全部廢除掉,讓大明的土地上只有受中央調遣的官吏。至於說練兵整頓軍隊也是一種考慮,這事不要急也急不得,慢慢地一步步做紮實免得回頭又發生這類事。”

聽了天啟的話,孫承宗也露出詫異的表情,其他人都倒吸了口涼氣,心想這廢除土司制度就相當於要跟數十支四邊的土司軍隊為敵,會不會引起天下大亂都說不定。

孫承宗說:“這事難辦,一個不好就會引來大禍,不知道皇上心中有沒有勝算?勝算的依仗是什麼?”

天啟說:“只要保密就有勝算,就像打奢崇明和安邦顏,因為他們反叛打他們誰也不能說什麼,其他人嘛找點岔子想必也不難,只要不明說朝廷要廢除土司制度就行。依仗嘛一是朕的山地步兵營已經成軍,一旦做成這件事就改稱其為大明皇家陸軍,相信張靜安和他的手下這一年都不是在吃乾飯。第二個是朕在北京和遼東軍區各有兩萬修建部隊,這四萬人可以用來圍困敵人。”

孫承宗說:“既然皇上有勝算有依仗,那我們就想想具體辦法吧,誰想起了好主意可以說來聽聽。”

見大家都沒有做聲,孫承宗對陳奇瑜說:“陳大人心思周密,你先來說說吧。”

陳奇瑜正在思考,聽孫承宗點自己說話,於是說道:“奢崇明和安邦顏兩支反叛周圍有四萬餘主力,分屬貴州和四川兩鎮總兵,還有十幾萬四川、貴州、湖廣、廣東等地的尋常守備部隊。現在皇上既然要加進去三萬山地步兵營和四萬修建部隊,臣想皇上想把那些部隊的人進行分化整頓,萬事都有個開頭,既然要分化整頓就從那周圍的十幾萬人開始,不知道皇上以為如何?”

天啟點頭說:“你說得有道理,繼續說下去。”

陳奇瑜說:“臣在想平叛要徹底關鍵不在於叛匪的五萬主力,而在於幾十萬當地百姓。五萬匪軍滅殺即可,幾十萬當地百姓是其一族,只當分化瓦解不可濫殺蠻攻,否則的話其他人心寒之下肯定會抱團抵抗,皇上廢除所有土司的想法只能付諸東流了。”

天啟點頭說:“攻心為上這個朕懂,就算以後沿邊的土司全被廢除改派流官管理,當地人的服從還是很重要的。朕在想能不能進攻時就考慮到今後的建設,把那些險要之處的房屋全拆毀避免再生匪患,同時在交通便利之處修房建舍屯軍安民兩不誤,這也是朕派遣四萬修建部隊的原因。”

陳奇瑜說:“臣的意思是把守備部隊一分為二,想透過打仗立功的人分給張靜安的部隊,讓他們手把手地教把這些人教出來;不喜歡打仗的分給趙率教將軍,讓他的兵把這些人也教出來,將來很多地方也用得上,臣暫時只想到這麼多,其它的想法還不成熟。”

天啟說:“陳大人能在倉促間想到這些也不錯了,慢慢地來平叛帶整頓軍隊很合朕意,其他人還有什麼想法?主要是具體方法。”

侯恂這時候說道:“既然皇上不求急切之間滅除叛匪,臣倒有一策可以緩緩圖之但可成全功。五年前臣曾經巡按貴州,對那裡的地形民情有一定的瞭解,那裡多為山地且多雨溼滑,素有‘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之說,行軍打仗多為不易。那裡民風悍勇愚鈍多且為彝族,對漢人有先天成見易受煽動。現在既然把叛匪圍困在其中,當用步步為營之策連匪帶民一同改造。”

天啟想了想說:“侯大人此言甚合朕意,請說說如何步步為營?”

侯恂說:“首先應該把攻守之人分開,避免出現漏洞讓叛匪逃出生天。現在十幾萬守備部隊太多,應該扼守險要處不動如山,不好防守之處寧願後退以求穩守,這樣就可以騰出幾萬人來。原來的四萬餘主力分守主道,防止叛匪攻險逃生即可不求進而殺敵。”

洪承疇問道:“侯大人的意思是現在的部隊都不求殺敵,只求守住險要哪怕退卻一些,那叛匪由誰去打?張靜安的山地步兵營雖然訓練有素也只有三萬人,恐怕難當重任。”

侯恂說:“山地步兵營是主力,一般來說主力不是用來拼消耗的,他們的作用是臨時攻取顯要位置。”

洪承疇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