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部分

家的疆域應該跟它的人口和制度相適應。人太少地太寬交通不便利守也守不過來,佔地太遠了也不好控制,到時候鬧獨立鬧分裂的多了相當於替他人作嫁衣,朕不作這種賠本的買賣。”

孫承宗想了想說:“原來皇上是想一步步做紮實了,如此看來皇上修路和整頓軍隊也是為了逐步擴邊,聚集財物培養人才也有充實邊疆的意思。前幾月皇上讓侯恂和洪承疇巡視長城沿線,是不是對擴充邊疆之事先進行了解?還有臣聽刑部尚書曹於汴曹大人說過,皇上為了給兩位皇子祈福下令廢除死刑,是不是有讓犯人充實邊疆地區之意?”

天啟看著孫承宗笑著說:“什麼都瞞不過先生,朕確實有這樣的考慮,這樣考慮的原因是參考了歷代的經驗教訓。想漢、唐之時,因為道路難行兼內有異族未得到有效管制,當時的軍事力量對西邊和北邊只能戰而不可守。道路不通暢的情況下強行去守就無法全額運送糧食補給,只有在當地駐兵屯田,這就造成了邊鎮之地守將漸漸坐大之勢。漢之董卓起於涼州,唐之安祿山起於范陽,都是當時的邊鎮大將,怎麼控制邊鎮大將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孫承宗點頭道:“既要放心使用又要小心監督控制,這確實不容易,稍有不慎就會兵連禍結使國家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臣想來想去只有讓鎮守邊疆之將領只領兵不管民事,糧食、武器、衣被等物資都不得讓其統管,但是現在皇上除了重視軍隊的戰鬥力外還重視軍隊種田放牧修路架橋的能力,豈不是給將來鎮守之邊將以機會?”

天啟點頭說:“先生所慮極是,這就是朕要把屯田兵跟作戰兵分化開的原因,朕重視軍隊的作戰能力和生產建設能力,是要把兩者分開讓其各精一行,並不是要讓每個軍人都成為既能拿刀槍又能拿鋤頭的多面手。守邊之軍在前,屯田之軍在後,雙方互不統屬互相監督,加上朕還要把地方守備部隊和野外作戰部隊分開,也讓兩者互相監視,這樣一來當無大礙。”

孫承宗想了想問:“皇上想的有一定道理,至於效果如何現在不好說也就暫時不說了,臣現在想知道這次皇上準備讓誰去貴州坐鎮平叛?”

天啟說:“高第高大人。”

孫承宗皺眉說:“高第為人謹慎在軍隊中也無威望,皇上派他去恐怕一時半會兒難以完成任務。”

天啟笑道:“先生怎麼忘了?我們這次平叛的主要目的是整頓軍隊,要那麼快乾什麼?再說高第的最大特點就是聽話,軍隊中也無甚威望在這裡也成了優點。”

孫承宗詫異地問:“主帥無威望就不好指揮手下將領,皇上怎麼說是優點?”

天啟說:“這仗不需要急切之間取勝,也就不需要出奇兵只需要堂堂正正去與叛匪拼實力拼消耗,這種主帥只是個代表朝廷的象徵,只要不是傻子和瘋子誰都能幹得下來。高第一貫聽話且謹慎就表示他不會作怪,遇到事情多半會稟報上來而不會私自作主張。沒有什麼威望更是讓人放心的地方,手下將領只會服從其發出的正確命令而不會對其服從到產生個人崇拜的地步,這樣的人用起來才讓人放心。”

孫承宗點頭說:“皇上這樣一說臣心裡也不那麼憋氣了,只不過看別人親自做事不知道自己該在哪個地方出力有些不舒服。臣記得前一陣洪承疇提起過全國的軍隊有幾百萬,散佈在不同地方,皇上如果想要所有軍隊都到貴州去接受整頓,恐怕不那麼容易。臣在想可不可以在其它地方也搞幾個整頓軍隊的地方,皇上是否有意這樣做?”

天啟想了想說:“朕有過一點這想法不過不具體,先生既然有這考慮能不能說說可以在哪些地方整頓軍隊?”

孫承宗說:“臣是這樣想的,經過情報分析南方的叛匪沒有再掀起大lang的可能,蒙古人和女真人才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雖說經過談判能拖延一陣,但把自身的安全指望在別人身上總不那麼讓人放心。不如在遼東、薊州、渤海三個軍區選個合適的地方整頓培訓,如此一來周邊的軍隊都會交替著不斷過來,邊防的安全也可以無憂。”

天啟說:“具體以哪個地方為培訓基地要好一些呢?這地方沒有打仗恐怕沒有貴州那裡的條件好,只有真刀真槍地幹過才能篩選出合格的人。”

孫承宗說:“這事太大,臣想還是集思廣益要好些。”

天啟想了想讓衛士把軍機處、軍參處和軍政處其他人叫來,大家商議完後好當場指派人員。天啟早上來時軍務院中的人就知道了,大家隱隱約約知道要選些人去貴州平叛,有人期待著選上自己好立功,也有人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等結果,當內衛叫人去軍機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