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部分

不是調兵從外部攻殺,而是會隱藏於百姓之中趁機偷襲,我認為應該調整防範方向。”

朱燮元想了想說:“趙總兵的話有一定道理,我們平叛一是要佔領地盤二是要籠絡安撫百姓,讓叛軍既失地盤又失民心最後徹底失敗。原來我們處處設防而處處防不住,後來我們集中兵力想尋機與敵決戰而不得,假如我們把主要精力不放在追逐叛軍身上而轉而放在轉化百姓的身上,到時候叛軍就會著急會來找我們,那不主客易勢了嗎?”

蔡復一也點頭說:“這話是不錯,在有利地形防守著肯定比仰頭進攻要好,但趙總兵準備怎麼做到這一點呢?士兵前出要想不被斷後路肯定得有個依託點,不在山頭設防難道我們在山凹的村寨裡設防?到時候敵人佔據山頭制高點再把幾頭的路一堵,那不是整一個甕中捉鱉嗎?”

趙率教說:“我們肯定應該在村寨裡設防,主要防的是隱藏在百姓中的叛匪,至於蔡大人說的敵人佔據制高點再把路一堵的情形是有可能出現的,假如我們不做防範的話這種可能性還很大。”

蔡復一說:“那你說說怎麼防範隱藏在百姓中的叛匪,又怎麼防範我軍被堵在村寨裡。”

趙率教說:“對村寨中的百姓就一個字,搬!我們現在已經修好了很多村子,讓裡面的人全部搬出來置換地方,沒有當地百姓的掩護叛軍就沒法渾水摸魚。至於說怎麼防範敵人從外部堵截進攻,我的辦法也只有一個字,挖!除了從東面過去的路外其它所有通往外面的路全挖斷,挖不斷的石頭路就全部堵上,我的人修路是把好手斷路也是把好手,路一斷敵人要過來那動靜就不是一般的大,各哨位的哨兵只要不睡死肯定能聽見。”

蔡復一很不服地問:“趙總兵這樣說我又想到了兩個問題,一是萬一百姓不願意搬家怎麼辦?強行搬的話就不怕逼民為匪?二是路挖斷填死了我們以後要再前進怎麼辦?”

趙率教說:“不願意搬的可以不搬,不過要加兩個措施,一是像蒙古人當年那樣規定幾戶人共用一把菜刀,什麼鍘草的鍘刀、砍柴的砍刀、配戴在身上的腰刀全部暫時收繳,只要有可能用作武器用的刀全部管制起來。二是把所有青壯都看成是叛匪,讓他們服徭役去遠處做事來個釜底抽薪,明說他們家中的老小吃穿由他們在外面掙,這樣一來就可以把危險降為最低。路挖斷填死的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只要有需要挖了的可以填上,填上的也可以挖開嘛。”

見蔡復一不再說話高第哈哈一笑道:“看不出來趙總兵心中還有這些計謀,把我們這些靠出主意謀生的文官都比下去了,真是真人不露相啊。不過我有兩個疑問想問一下趙總兵,你說把前面山凹處的百姓全搬出來,有那麼多地方安置他們嗎?那可不是個小數目是成千上萬的人。第二個問題是題外話,說起出謀劃策這些總兵都是三緘其口,為什麼趙總兵今天會侃侃而談呢?”

趙率教聽了高第的話也哈哈一笑說:“高大人這話問得有道理,不過這兩個問題屬於一個問題,所有一切都是因為在下要離開了。”

263 以守為攻

聽趙率教說他要走,高第不由得大吃一驚,他是五省經略管著貴州周邊五省的軍隊,怎麼沒接到趙率教要走的公文呢?不但高第詫異連張靜安也感到詫異,他當時就問道:“趙總兵是接到命令還是道聽途說?我們是一起來的你要走我是不是也要走?”

趙率教說:“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去年年底來之後就開始修路修房,我的部隊在組建時有意挑選的是比較年輕計程車兵,但年輕戰鬥力強的人都被選入戰鬥部隊,剩下最年輕的也都三十多歲,張總兵可以比較一下我兩個部隊的年齡就知道。由於年紀都不小也都是有家小的人,他們以為要在這住個三年五年的,所以房屋道路一修好就有人提出要接家小來團聚,我也當時就給朝廷上書了。”

高第說:“看不出來趙總兵動作還快,難怪這事我這個五省經略都不知情,但你又怎麼說你們要走了呢?”

趙率教說:“前兩天錦衣衛指揮使劉僑從遵義路過去四川,他說他開始都忘了後來才想起了一件事,就是皇上不同意我的部下把家小接到貴州來。皇上的意思是等九月後的枯水季節裡,讓我的部隊到運河邊上駐守順便疏通運河,既然要走那我們準備給家屬住的村莊就空出來了,這就是我想把河那邊的百姓搬遷過來的原因。我的部隊有三萬人,一人一戶也有三萬戶,搬遷那邊的百姓綽綽有餘還可以出售或者出租一些給本地百姓,今天有很多人已經在詢問。”

高第說:“這個劉僑忘性真大,皇上的事他也能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