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部分

敵人你一拳我一腳地死拼不是秦良玉的風格,那是莽撞的莽夫所為。

秦良玉不是莽夫,她是個智勇雙全的奇女子,不過就在她準備到處調兵來永寧準備圍困叛軍時,有哨探來報說叛軍已經渡過赤水河來圍困她來了。

266 反覆無常

奢崇明原來是永寧的世襲土司,他本是彝人想建立一個彝族自己的國家,其志向不可謂不大,但太大的野心跟太小的實力不匹配就容易壞事。依當時大明的亂勢和他能動員的兵力來看,如果他早點聯合雲、貴等地的土司揮師向南佔據雲南,據守險關廣結外援像大理國那樣建國也不是沒有可能,但他心太大還想單幹要一舉攻下全川,在天啟初年殺官造反,那就超出他的能力範圍了。

不過奢崇明也不是沒有腦子的人,天啟初年他假借出兵增援遼東的名義在重慶殺了重慶巡撫等官員,然後和自己的兒子、女婿率領部下攻下了合江、瀘州、遵義,並建了偽大梁國,見周圍的土司勢力紛紛響應他一時自我膨脹得厲害,緊接著又派兵包圍了成都,企圖攻下全四川后學習劉備守住劍閣等出川的出口,在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成就一番事業。

四川軍民團結一心守城得法,久攻成都不下就成了拼消耗他又拼不起,在各路援軍到來後他只得潰退永寧老窩,後來連永寧都沒有守住一直敗退到水西安邦彥處存身,他的偽朝廷中的官員包括他沒逃脫的親屬全被砍了,算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安邦彥雖說跟他好得就像親兄弟,對他沒有二話可說但他自認為畢竟是客居他鄉,住久了自然就會有猜疑會產生矛盾,所以他一直想打回老家去。

安邦彥對奢崇明的想法也表示贊同,雖說兩人關係鐵但也怕時間的考驗,他也怕奢崇明鳩佔鵲巢時刻也防備著三分。最開始兩人都在明軍手裡吃了敗仗,就像受了傷的貓犬一樣躲起來養傷口,後來眼看著自己兵強馬壯了就漸漸有了雄心和信心,兩人對進攻永寧的計劃一拍即合,立即將反攻永寧立為議事日程。

前幾天安邦彥派去貴陽探聽虛實的親兵衛隊在山中跟巡查探路的明軍相遇,在自己人數佔多的情況下還沒能討到便宜,這讓安邦彥和奢崇明一致認定這些人是明軍的精兵。他們還因此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明軍的精兵在東邊,只要守住烏江明軍肯定無法過江,自己可以趁明軍北邊和南邊空虛一舉攻克永寧,這可謂是天賜良機不容錯過。

安邦彥和奢崇明兩人沒有遲疑調集攏所有軍隊只留下一部分守在江邊,其他人日夜兼程來到赤水河邊,在畢節附近的回彎淺灘處架浮橋過河,然後直逼永寧而來。路上遇到幾支小股明軍被叛軍捉的捉殺的殺,沿途的明軍多是些十幾人或者幾十人的巡邏部隊,最多是後來遇到的打探和確認訊息的百人以上部隊,所以一直到離永寧不足一百里才讓明軍發現。

秦良玉得到確切訊息後沒有慌張,她認為憑現在手中不足萬人的部隊跟數萬叛軍硬拼不明智,但倉惶逃跑既不是她的風格也容易讓叛軍一路追殺,不利於及時調兵遣將把守要道遏制敵人。她先是派人在通往永寧的必經山口處堅守並進進出出施展疑兵之計,趁敵人疑慮按兵不動時調兵遣將沿途設防,最後步步後退誘敵深入。她一邊纏住敵人一邊向貴陽行營報告,看高第等人是個什麼打算。

高第此時也不輕鬆,自己剛剛定好要南北夾擊然後趁機由東向西推進,誰知道敵人像預先知道一樣先打了自己一個措手不及,率先派部隊渡過赤水河進犯永寧。假如真只是進犯永寧並不算什麼,但現在烏撒的安效良來了一封信,其中的口氣很不客氣,質問明軍為什麼要由南向北進發,是不是要消滅他還是對他不信任。高第見秦良玉告急安效良發難,心想這兩面夾擊變成了兩面受敵,於是叫人通知貴陽的文臣武將前來議事。

這天一早眾人就來到高經略的行營,互相草草施禮後就團團坐下聽高第的安排,高第輕咳了一聲說道:“時間緊迫我們直接入正題,據四川總兵秦良玉報告,安邦彥和奢崇明叛軍現已經渡過赤水河向永寧進犯,初步估計敵人約有五萬以上。秦總兵先是收縮原來防守於各處的永寧守軍一萬餘人堅守要道,後來又從瀘州等地調來援兵約兩萬,正在步步後退纏住敵人,秦總兵問是我們從貴陽派人去包圍敵人就地殲滅還是她從重慶等地調川軍來增援。”

高第的話說完後按慣例武將們都兩眼木然地望著總督、監軍等文官等待他們發言,高第不快地說道:“除了安邦彥和奢崇明叛軍犯永寧外,烏撒的安效良可能已經發現我雲南部隊沿牛攔江北上,向我質問是不是要圍殲他。昨晚我已經跟兩位總督和幾位監軍商議過現